日本一直是个 “文系大国” ——大学里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文学、法律、社会学等文科专业, 理科学生的数量严重不足,形成了明显的文理失衡 。
截至2022学年, 日本大学本科生中有45%集中于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若仅看私立大学,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 ,日本一直被称为“文科大国”。
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统计,日本本科新生中选择理工类的比例仅约为19%,远低于加盟国的平均水平 (27%) ,几乎垫底。
为什么?答案是——便宜。
上世纪60年代, 为了应对“婴儿潮”导致的升学热潮,日本大学疯狂扩招,而开文科专业更省钱 ,结果几十年下来,就这样导致了严重偏科的局面。
但问题也很快暴露了。
生育率下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 日本要提高生产效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字化 。不学科技、不懂数据?那真的要被时代淘汰了。
北海道大学:Python是必修课
作为日本高校中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先行者, 北海道大学自2019年起将编程语言Python设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不管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Python必须学!
该举措体现出编程语言正成为跨学科交流与问题解决的 “共通语” 。
在这一教育转变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原本出身于文科专业的学生,也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信息科学等理工领域作为深造方向 , 学科边界正在逐步被打破 。
日本政府也出台政策, 援助高校培养理工科人才 !想了解详细内容的同学们,快来看看吧——
文科老牌大学也“不务正业”了?
说起文科名门,中央大学,绝对榜上有名。
这所前身是法律学校的大学,出了无数法官和律师,但现在 也开始“转理”操作,计划2027年设立一个跨界新学院——农业信息学部 (暂定) 。
其课程设计 融合了现实农业问题与前沿信息技术 :希望学生学会如何用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去理解农业,同时还能用数字科技 (如AI、数据分析) 给农业来一场数字变革! 企业也坐不住了:不会技术,不配上班?
大金工业 (Daikin) 在公司内部 设立了“Daikin信息技术大学” ,自主开展人才培养。
2017年时,公司里只有1%的员工是搞技术的, 如今连文科出身的员工都被训练成了程序员 ,一共培养出了1500个信息技术员工。
他们的目标很清晰: 用数据了解顾客、改善产品。没有技术,就跟不上时代了 。
数学?才是“通用货币”
要搞数据,数学是底子。但根据文部科学省2015年的调查,在普通高中中修完高级数学Ⅲ课程的学生不到30% 。
为什么?怕没人报,大学干脆取消数学考试; 高中为了“应试”也不敢深教 。
面向社会人群提供数学教育的一家公司社长内场崇之指出: 数学应被视为一种通用素养,每个人都应该学习 。
希望的星星:女子中学的数学社
位于川崎市的私立女子学校“洗足学园中学·高中,原来一个年级六个班,有五个都是文科班。但现在, 理科人数已经追平文科了,甚至还有反超趋势 。
2024年4月,学校还成立了数学研究会,从初一到高一的学生每天放学自愿聚在一起,目标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校长宫阪元子表示:“我们 希望将来取消高二起的文理分科制度 。”
不是消灭文科,而是融合的时代来了!
不是说文科不重要,而是那种 “文归文,理归理、互不干涉”的教育体系,已经落伍了 。
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既能读懂人心、也能读懂数据的人;既有同理心,也有科技力的跨界人才。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