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s就业形势纵向分析
cs就业形势最好的时候,在美国,不管你是什么专业背景,只要你认真刷题,就能轻松找到一份年薪八九万刀的的工作。
如果你拿现在的就业形势跟那时候的巅峰情况相对比,美国cs就业形势确实变差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美国劳工部的官网把cs相关的工作岗位分得很细,我们挑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来做说明。比如software evelopers an programmers,它包含四个职位类别:
★ 1. computer programmers;
★ 2. software evelopers, applications;
★ 3. software evelopers,systems software;
★4. web evelopers。
(之所以挑这4项工作,是因为大部分cs毕业生找的第一份工作都属于这一类。)
2018年5月,劳工部公布的数据中,这四个职位的岗位数量总和是166万多:
2017年5月的数据,这四个职位的岗位数量总和是161万多: ►computer programmers:
►software evelopers, applications:
►software evelopers, systems software:
►web evelopers:
同理,2016年5月,上述职位岗位数量总和是160万;2015年5月,上述职位岗位数量总和是155万;2014年5月,上述职位岗位数量总和是149万+;2013年5月,上述职位岗位数量总和为144万+;
从2013年的144万到2018年的166万,可以看出这四类岗位的数量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这可能跟我们的直观感受有不同,那为什么我们感觉cs就业变难了呢?
答案是学cs的人和转码的人增多了。工作岗位数量在稳步增加,但是赶不上毕业生的增长幅度,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就业变难了。
以上是用数据来说话,从我们的直观感受上来说:2017年10月,亚马逊早早宣布应届生招满,随后的几个月,各大it企业宣布缩招,是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系列事件。
大家可以留意下上面的数据,2016年的数据到2017的数据,基本没有涨幅。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说相比cs就业形势最好的时候,cs就业确实变难了。
这种“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想进大厂越来越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小公司;
★ 2.技术能力处在底层的那批人受影响最大,这些人的典型特点,比如转专业、无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的应届生、无身份、非名校;
★ 3.找工作的流程变得繁琐、找工作用的时间越来越长、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刷题就能找到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但是,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对技术能力处在高层的那批人基本没有影响,对技术能力处在中间的那批人的影响是找工作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有增加,但是只要认真找,就一定能找到。
总结一下,从行业发展的趋势上来说,就业变难是一个必然趋势,任何一个行业也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当行业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时,就业就会变难。
在这种就业形势下,想要顺利找到工作,唯一的正道就是提升自己,避免成为行业底端的那批人。以下都是可以努力的几个方面:
★ 1. 早点准备,去美国之前就要开始准备了;
★ 2. 丰富自己的项目经历;
★ 3. 找不到大厂的实习,就找小厂的,找不到国外的,就找国内的;
★ 4. 简历的修改、面试的准备;
★ 5. 用好内推。
美国cs就业形势横向分析
以上,我们是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做对比,接下来,我们再横向对比下其他专业的就业情况。 根据2018年5月,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
►生物医学工程师biomeical engineers的职位数量:
►化学工程师chemical engineering的职位数量:
►土木工程师 civil engineer的职位数量:
►即使是电子电气工程师electrical an electronics engineers,职位数量也只有32万多:
通过上面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其他工科专业的岗位数量跟cs相关岗位的数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我们再来说下cs毕业生的薪资,对于一个硕士应届生来说,毕业之后拿到10-12万刀的薪水,是很常见的事情。
也就是说,你大概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留学的花费挣回来。而且即使抽不中h1b,你也可以利用opt在美工作3年。
因此,基于以上,我们可以谨慎得出如下结论:
★ 1.cs依旧是目前在美最好找工作的专业;
★ 2.单从金钱的角度上来说,cs专业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 3.cs就业形势变差,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那些技术能力处在底端的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努力认真找,都还是能找到工作的。美国cs就业形势纵向分析
cs就业形势最好的时候,在美国,不管你是什么专业背景,只要你认真刷题,就能轻松找到一份年薪八九万刀的的工作。
如果你拿现在的就业形势跟那时候的巅峰情况相对比,美国cs就业形势确实变差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美国劳工部的官网把cs相关的工作岗位分得很细,我们挑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来做说明。比如software evelopers an programmers,它包含四个职位类别:
★ 1. computer programmers;
★ 2. software evelopers, applications;
★ 3. software evelopers,systems software;
★4. web evelopers。
(之所以挑这4项工作,是因为大部分cs毕业生找的第一份工作都属于这一类。)
2018年5月,劳工部公布的数据中,这四个职位的岗位数量总和是166万多:
2017年5月的数据,这四个职位的岗位数量总和是161万多: ►computer programmers:
►software evelopers, applications:
►software evelopers, systems software:
►web evelopers:
同理,2016年5月,上述职位岗位数量总和是160万;2015年5月,上述职位岗位数量总和是155万;2014年5月,上述职位岗位数量总和是149万+;2013年5月,上述职位岗位数量总和为144万+;
从2013年的144万到2018年的166万,可以看出这四类岗位的数量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这可能跟我们的直观感受有不同,那为什么我们感觉cs就业变难了呢?
答案是学cs的人和转码的人增多了。工作岗位数量在稳步增加,但是赶不上毕业生的增长幅度,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就业变难了。
以上是用数据来说话,从我们的直观感受上来说:2017年10月,亚马逊早早宣布应届生招满,随后的几个月,各大it企业宣布缩招,是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系列事件。
大家可以留意下上面的数据,2016年的数据到2017的数据,基本没有涨幅。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说相比cs就业形势最好的时候,cs就业确实变难了。
这种“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想进大厂越来越难,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小公司;
★ 2.技术能力处在底层的那批人受影响最大,这些人的典型特点,比如转专业、无实习经历和项目经历的应届生、无身份、非名校;
★ 3.找工作的流程变得繁琐、找工作用的时间越来越长、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刷题就能找到工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但是,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对技术能力处在高层的那批人基本没有影响,对技术能力处在中间的那批人的影响是找工作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有增加,但是只要认真找,就一定能找到。
总结一下,从行业发展的趋势上来说,就业变难是一个必然趋势,任何一个行业也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当行业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时,就业就会变难。
在这种就业形势下,想要顺利找到工作,唯一的正道就是提升自己,避免成为行业底端的那批人。以下都是可以努力的几个方面:
★ 1. 早点准备,去美国之前就要开始准备了;
★ 2. 丰富自己的项目经历;
★ 3. 找不到大厂的实习,就找小厂的,找不到国外的,就找国内的;
★ 4. 简历的修改、面试的准备;
★ 5. 用好内推。
美国cs就业形势横向分析
以上,我们是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做对比,接下来,我们再横向对比下其他专业的就业情况。 根据2018年5月,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
►生物医学工程师biomeical engineers的职位数量:
►化学工程师chemical engineering的职位数量:
►土木工程师 civil engineer的职位数量:
►即使是电子电气工程师electrical an electronics engineers,职位数量也只有32万多:
通过上面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其他工科专业的岗位数量跟cs相关岗位的数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我们再来说下cs毕业生的薪资,对于一个硕士应届生来说,毕业之后拿到10-12万刀的薪水,是很常见的事情。
也就是说,你大概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留学的花费挣回来。而且即使抽不中h1b,你也可以利用opt在美工作3年。
因此,基于以上,我们可以谨慎得出如下结论:
★ 1.cs依旧是目前在美最好找工作的专业;
★ 2.单从金钱的角度上来说,cs专业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 3.cs就业形势变差,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那些技术能力处在底端的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努力认真找,都还是能找到工作的。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