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从来没有趾高气昂过,是人说的,都是人做人看。艺术作品如果能有恰到好处的媒介做支撑,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艺术。
在橘园美术馆里,对莫奈”睡莲“系列的呈现,就能够把体验有效传达。在看展览的时候,保持主动和原作品接触,最好是五感的接触。走进橘园美术馆睡莲厅的时候,脚下是白色的胶一样的地面,轻微泛光,白晃晃得。它在我每一个步子上都能形成一种奇奇怪怪的弹弹的阻力,并伴有篮球馆可以听到的那种轻微的吱吱声。我的感觉是脚底下就像印象中水面的质感,或者是潮湿的质感,好像踩在湿土上面会微微下陷的那种感觉。我这么说可能体会不出来,但假如想象一下,这一装潢变成了老旧的木地板会是什么样,是不是有一种参观古董的感觉,或者一不小心闯进了哪家豪宅里的私人艺术收藏间。这么一想,人和作品的直接感官沟通就被切断了,成了登堂入室的行为,甚至要带有一份对于上级和长辈的无限尊敬。有很多展览在策展的时候都忽视了这一点,作品高雅,人类就越发显得低贱和庸俗。观看者发现迷失,就伸手去抓住”作品说明“这一根救命稻草。该说明全篇读下来,看似高深莫测,其实狗屁不通,当然,我说的是一些遇见的极端情况。这种说明就好像一张写着不知道多少个零的商品价码,让人越看越觉得买不起。这一套操作下来,人和作品这两个中心愈加地势不两立,而后大多数情况分道扬镳,如此,艺术家期待的沟通也就不复存在了。
说回到睡莲这,大幅作品面对面铺设在白墙上,形成弧度。这让人想起全景电视,或者抗反光黑板的那种弧度。绘画让人有了沉浸式的体验,就是说你知道走进去了就不得不被它沾染。这个厅就给人这种体验,没法拒绝。有人坐在展厅中间的长椅上会观看很长很长的时间,艺术入迷。可以尝试刚一进去先随机站在尽可能近的位置看画,观察眼前的一处局部的颜色晃动,然后闭上眼睛慢慢退后,最好让朋友扶着点,退到展厅中间的时候突然睁开眼睛,看完整,这画就跟交响乐一样宏大又丰富。蓝色、紫色、绿色、灰色又是这么梦幻晶莹的几个色系,艺术入迷,从现实就唰地溜了。
“这些新观众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左右人面对一件新艺术品时面临的问题,那就是理解。这与你是否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艺术经纪人、一位重要的学者或者策展人无关。在面对一件刚从艺术家工作室里新鲜出炉的绘画或者雕塑时,任何人都会发现自己有点迷茫。
在我眼里,就欣赏和享受现代艺术而言,最好的起点不是去判断它好还是不好,而是去理解它何以从达芬奇的古典主义演变成了今天的腌鲨鱼和乱糟糟的床。和大多数看起来难以理解的东西一样,艺术就像个游戏,你真正需要知道的知识它最基本的规则,以便让曾经令人困惑的一切开始变得有意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留学资讯,欢迎咨询!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