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ED1、ED2是个啥?EA、REA又是个啥? 为什么UVA会宣布这个变动?这种变动背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为什么?
美国大学这套申请体系在不断生长、演化,同时教育事关一个国家人才选拔、阶层流动。 认真分析大学筛选体系中的现象,有利于咨询师洞察筛选背后逻辑、提升业务能力、指导好学生;有利于真在申请的学生和家长指定正确的申请策略、拿到更好结果;有利于中产家庭思考自己孩子的培养方向。
就像成甲在他的《好好学习》这本书里建议的,我们要在日常中刻意训练自己进行深度、系统思考的能力,这个习惯可以更快刷新认知。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则是训练我们深度思考、帮助自己做好留学准备、留学申请策略的好机会。同时,对于2024er (申请20秋季入学的学生) 则是个急需要搞透彻的问题了。所以下面我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搞清楚一个问题,必须先知道概念。吴伯凡先生在《伯凡日知录》指出了一个事实: 我们会把一些我们说多了的词、概念当作自己懂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民主、三观、互联网思维等。
留学领域也是如此,比如今天谈的话题,最早在圈里人嘴里是EA、ED,这些年因为家长增多,“早申请”这个中文叫法开始流行。
但英文翻译成中文很多时候会丢很多东西 (这是我有些词坚持用英文的原因) 。而且很少有家长认真、系统地研究“早申请” (也正常,毕竟家长没那么多时间) 。
其实一个早申请包含了ED、EA两类,而ED又分ED,EDⅠ (ED1) 、EDⅡ (ED2) ,EA中还有EA和REA两类。
什么是ED?
ED,英文全称为Early Decision (有人直译为早决定) ,这是美国大学针对本科新生招生过程中的一项录取政策,其申请截止时间一般在11月,一般在12月就可以收到该学校的录取决定。
选择ED方式申请的学生, 在早申请时只能申请一所学校 ,想申请其他学校只能在Regular Decision (缩写为RD,直译为常规决定,大家习惯叫它常规申请) 申请,但是一旦被ED申请学校录取,则必须撤回其他学校的申请。
因为学生在申请ED的时候,需要签署承诺书,所以ED被称为 有约束(bining)的早申。
****什么是EA?
EA,英文全称为Early Action (有人直译为早行动) ,和ED一样,也是美国大学针对本科新生招生过程中的一项录取政策,其申请截止时间和ED相近一般也在10月,录取结果会在1月或2月出来。
EA和ED最大的区别在于,选择EA的学生录取之后可以选择不接受录取结果,所以是无约束的早申请 (non-bining) 。学生可以在5月1日前从自己所有录取的学校中决定去哪所学校。
****什么是ED1、ED2?
EDⅠ (ED1) 、EDⅡ (ED2) ,是指两个不同时间节点的ED (所以也是有约束的) 。有些大学会给学生提供两次ED该学校的机会,EDⅠ的截止时间和常规的早申请时间节点相似,但是EDⅡ则会在1月中旬。
如果有学生在11月那次ED中没有拿到结果,或者没有选择ED,可以利用ED2的机会再次进行有约束的申请。
****什么是REA?
REA,英文全称是Restrictive Early Action,另一种叫法是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REA除了在早申请时只能申请一所学校,其他都和EA一样 (无约束、5月1日前决定最终去的学校等) 。
****为什么会有早申请?
很多人在自己并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开始申请ED,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知道在早申请时递交申请,可以得到更高的录取概率。
比如2019年哈佛大学的REA录取率为13.9%,总录取率为4.5% (43330人申请,1950人被录) ,所以RD的录取率是低的可怕2.79%,REA的录取率是RD的4.98倍。
可是很少人站在学校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学校会这么做。
** ▪第一,早申请策略可以降低录取率,提升就读率。**
以开篇的UVA为例 (为了计算方便我把USNEWS数据粗略地取整) ,一年30000人申请,录取10000人,5000人最后入读,因此录取率为33.3% (10000/30000) ,入学率为50% (5000/10000) 。
但是如果改用ED,假设6000人ED,从中录取3000人,这些人一定会入学,因此只需要在剩下的24000人中录取4000人即可 (50%入学率,有2000人可能不会来) 。这样UVA的录取率变成了23.3% (7000/30000) ,入学率变成了71.4% (5000/7000) 。
现实中UVA的入学率是多少:59.5%。 (我想,这是UVA增加ED的主要目的)
▪ 第二,早申请照顾那些忠于自己的学生,有利于降低流失率
一般情况下选择早申请,尤其是ED方式申请的学生,对学校是更偏爱的。这些学生未来转学离开自己学校的可能性会低很多。在美国,一个大学生申请转学是一件非常正常且轻松的事情。
如果选择早申请而进入某个学校的学生,无论是从相互匹配的概率上,还是自己的心理暗示上 (人是不愿意自己的观点被否定的,就像一个人一旦交钱买了一样东西后,就会倾向于想这件东西的优点,如果别人否定这件产品,他很可能会反驳) ,都会更可能留在这里读完本科。
▪ 第三,照顾那些忠于自己的学生,有利于获得捐款
忠于自己学校的学生,在未来回馈母校的可能性会更大,这对学校的校友捐赠率、学校校务基金是非常有利的。
这三点中每一点都指向一个东西——US.NEWS排名。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些大学在早申请中,会倾向于录取一些SAT/ACT分数较高的学生。这一点虽然大学们从来不会明说,但是无论从我们和创这些年对早申数据的观察,还是一些其他渠道所获得的信息,都支持了这个结论。
既然已经知道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不是最好的申请人,那么高的SAT/ACT分数起码可以拉高申请学生的入学平均SAT/ACT成绩。而这,依然是对学校在US.NEWS上的排名有好处。
所以大家千万别傻傻得觉得美国大学提供了一个增加你们申请成功率的途径。
早申请,只是学校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做法。
早申请,只是学校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做法。
早申请,只是学校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做法。
你只有理解了这点,才能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申请策略。有些时候,你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不是一致的。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针对学校的诉求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呢?我会在下篇文章中为大家详细道来。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