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来形成多向沟通,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同时激发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一般老师会在课堂上精心准备一些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观点,随时提问,并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探讨。
比如,在一节International Finance的课堂,老教授采取的就是这种教学方式。每节课上老师都会一边讲一边随时提问,课堂中也可能随时会出现讨论甚至辩论的情况。有一节课讲到跨国公司(MNC)的问题时,教授说:享受着印度中国这些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的低价产品,大量的跨国公司在这些国家投资建厂,但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这个问题是比较基础的观察性问题)
当有同学提到工人的工作环境条件差时,教授问如果当地的工作标准只能达到这样(较差)的标准,那么来自更发达国家的MNC应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吗?(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引发学生分析问题,站在双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当有同学提到童工问题时,老师问怎么看待童工,一方面国际法律规定不能使用童工,但另一方面,每一个童工背后都有一个等待孩子拿薪水回去的家庭,这样的矛盾你们怎么看?(这种问题属于更深度的争议性话题,涉及法律、道德、社会文化、个人价值观等等方面)
像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后大家会真的去思考,教授说大家可以自由讨论后班里立马就热闹起来了,大家各自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上只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课堂的互动方式和老师们授课的方式,尽管问题不一定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这样的过程却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
这种教学方式在国内也很常见,很多教授也希望实现教学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乏有良好氛围的课堂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但更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这样的:教授们带着期待的眼神提出一个问题,但大家都纷纷低下了头,要么假装看书要么根本无所谓自己该做啥还做啥。
教室常常在这时异常,教授再说:那我点名一位同学来讲讲吧。大部分人都会心里默语不要挑到我啊不要挑到我。有时候大家甚至会抬起头用眼神抗议低声说不要啊。这时候如果有一位同学主动站起来说我来讲一点自己的看法,那全班同学都得长出一口气,好似被解救了一样。
这样的课堂真是尴尬到底,但公子在国内不少遇到这种情况。的确这种情况是视班级氛围和教授的课堂感染力而定,但本质上我们的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课堂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甚至很抗拒。
金吉列 www.jjl.cn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