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申请的时候大家通常感到担心的一般是:裱(标)花(化)成绩,活动奖项,和大学要求的文书。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美国大学申请文书到底是什么,以及一篇能打动招生官的文书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1、美国本科申请文书到底是什么?
先给大家看一下Common申请系统中会提交给每所学校的公共essay (通常我们称之为主文书)题目。
看完主文书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学生的自身经历,而非专业背景展开的。而申请文书是正是申请者向美国大学全面展示自己的经历,性格,特点,思想,以及世界观的途径。附表文书里边经常会问与why school和why major有关的问题,但是对学生背景的专业度要求没有那么高(低于研究生的要求),更偏叙事而非acaemic。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背景,文书怎么写啊?我能看看别人写什么,然后再编一些高大上的例子吗?”答案当然是 不能 。
首先,文书并不是比赛,需要评价出一等奖二等奖,也并不需要评价出好坏。招生官并不是通过你写的内容来裁判你的个人水平的。文书的作用是帮助学校给你建起维度的。如果仅仅有裱花成绩和一张简历,那你在学校面前是个平面的“申请者”,用来衡量你的标准过于单一,没有办法深入的了解你。但是有了文书就不一样,通过你用文字讲述的与自己有关的故事,你在学校面前就变成了一个立体的有维度的鲜活的人啦。
有的同学可能觉得,美国大学申请只看成绩,只要把TOEFL,SAT,GPA刷高,活动不是太差,就能敲开大学的门。当然,这是有可能的,可是,越是名校,越是排名靠前的学校,越是注重人文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ucation)的学校,就越是注重文书,通过文书看学生的思想以及对世界的感知度。所以,如果你有规划的非常好的活动,优秀的裱花成绩,再配上内容真实饱满的文书,肯定能拿到理想的ream school offer!
在构思文书的时候,你可以把文书想成一段和招生官的对话,以字数有限的文字为媒介,将招生官带入令你感受最深的,塑造了你人格的,在你人生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故事中,带领招生官看你的世界。但是我更愿意让你将你的文书想成一段和招生官的舞蹈,在那用有限的文字编织的舞步中,运用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将招生官带入你的旋律中,让招生官随着你的步伐翩翩起舞,用你的眼睛看世界,看你眼中的世界,体会那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狂喜。如果是舞蹈的话,你文章中的每个单词都至关重要,要给读者营造一种被你的文字包围的氛围,你的每个单词都在给招生官show who you are。
那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 什么是一篇好文书?
同学:句式精美!
文书老师:goobye!
刚去美国上学的时候,经常有写的语法或者语言上不那么polishe的论文,却因为内容而得了相对高的分数(当然教授在语言上也确实给我扣了分,并且在评语中指出,如果改掉语法错误文章会更好);也交过修改过多次,语法用词精美的论文,却因为内容不够深刻,逻辑不够清晰而得了很一般的分数 (这时候教授的评语,压根不会提我写的很好的语法,而是会着重指出我内容和逻辑上的问题)。后来和教授讨论一篇能得A的论文到底是什么样的?教授说,首先看内容,其次看逻辑(是否可以自圆其说),最后看语言(语言得体即可,可以有小语法错误,但是不能影响阅读,以及用词要精准)。
迁移到美国本科文书写作上,一篇合格的文书也需要具备这三个要素:内容,逻辑,语言。这三者缺一不可。当然,和语言不好相比,内容和逻辑较弱对一篇文章的伤害更大。但是,内容真实,逻辑严谨是可以按一定的方法训练的;而语言和语法更是可以花时间来打磨的。毕竟申请essay不是一篇临场托福作文,很多技巧和水平是可以训练的。下面我们就来按照这三要素,对文章进行拆解,给大家逐一讲述如何写出一篇好的申请文书。
内容
先明确一下定义,当我们说的一篇文章是好文章的时候,什么是所谓的“好文章呢?”衡量标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好文章指的是一篇生动的,能打动读者的,能引起读者共鸣的,真实的文字;而并不是非要一篇内容标新立异的,特立独行的文章。当然,并不是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协作创新能力,如果特别新颖和特立独行是很棒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creativity万年难遇 (摊手)。
在我和学生一起做头脑风暴,为文书进行选材的时候,我经常会问学生几个问题:“你觉得在你生活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如果要给别人介绍你自己,你最想让对方知道的关于你的事情(爱好,喜好,想法)是什么?”“你觉得什么efine了你?”经常有小可爱是这么回答的:“老师,篮球。”接着会补上一句“老师可是我觉得篮球不能写吧,太普通了,一定有很多人写。”
其实,没有什么故事是普通的,就像第一部分介绍的那样,文书并不是比赛,不会根据故事来区分好坏。而且,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即使每个人都写篮球,篮球打动每个人的点都是不一样的。最喜欢的作者 Margret Atwoo 曾经说过: “Your wors are your voice, an your voice is like your fingerprints. Everyone’s fingerprints are human, but no two sets of fingerprints are ientical. No one else has a voice exactly like yours.”
那么如何能写出一篇打动人的文章呢?
首先:要打动自己。
划重点:要想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真情实感很重要。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联结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有当一件事情正真的触动到你,你再用文字转述的时候,才有可能打动别人。如果你选的文书素材,并没有真实的发生过,或者说发生过但是你的感触不是特别深,却仅仅因为例子高大上而选择它,那么很难写出一篇能让读者relate或者resonate的文章。有真情实感,文章才有灵魂,才具有扣人心弦的可能性。What moves you will also move other people.
其次:Show, on’t tell。
划重点:细节很重要。在选择了自己有感触的题材后,如何把这种真情实感用文字完整的传递出来,带领读者一起在文字的音乐里跳舞,又是一大难题。传递媒介的转变(由语言变成文字),经常会造成情感或者细节的缺失。在我的学生里,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做完头脑风暴后选出了自己最有感触的事例,并且TA在给我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打动了我,可是给我交上来的初稿却感觉和TA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不是一个故事。在写作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把很多细节都省略了,而是选择概括性的语言来把一件事情灌输给了读者。
举个俗一点的例子:如果文章的中心是想表达自己是一个坚忍不拔有毅力的人,下边这两种表达,你觉得哪个更好?
A: 我是一个坚忍不拔的有毅力的人,我做一件事情会很努力,并且永不放弃。
B: 在高二的时候,学校的篮球队选拔队员,为了加入球队,我每天晚上坚持着去篮球场上练习扣篮。后来发现光是自己一个人狂练效果并不好,于是我上网上搜了一些训练方法,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训练计划:每两个星期尝试网上推荐的一种训练方式。我花了3个月的时间尝试了所有网上能找到的推荐方案。在这之后我根据我的自身情况,将所有尝试过的方案进行修改,把我觉得有效果的方式都保留,然后综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套适合我的方案。在之后的几个月里,我每天晚上严格按照这个方案进行训练。
怎么样?读完了这两个,你觉得更打动你的是那种表达方式呢?小编猜是B吧(你要是选A,我就打你)。B好就好在,细节丰富,整个一段都在用文字来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坚忍不拔,以及毅力,非常的convincing。即使一段都没有提到坚忍不拔有毅力这两个词,读者读完了,自然而然的能感受到作者的品格。而A呢?读完了之后,我会想问,真的假的?你为啥说自己坚忍不拔嘞?你是咋个努力法?啥叫永不放弃?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篇好文章,一定要有细节的show,而不是干巴巴的tel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在跟大家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也用了show, on’t tell 这个方法哦!哎呦,可把我厉害坏了,让我插会腰。)
逻辑
划重点:逻辑很重要,自圆其说很重要。
再举个例子:学生在写初稿的时候经常会问“老师,我的文书是不是最好有意无意的体现一下我做过的高大上的一些活动?我把我做过的XXX活动加到这段吧。”或者是“老师,我觉得这里可以写一下另外一个事情,这样就更能全面的向学校展示我的优点了。”
首先,在明确了文章中心和主题之后,文章里具体应该提到哪些例子,写哪些东西,判断标准是:要看你写的这个东西对表达文章的中心和主题是否有帮助的。有就一定要在文章里提到,如果没有的话,就算你的想法再好,也不能放上去。
其次,文书不是活动的堆砌,也不是简历的丰满版。文书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是用来告诉学校你是谁的。所以写文书时,需要明确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中心是什么,或者论点是什么,然后考虑该如何展开。逻辑链条要清晰,要能自圆其说,切记不要添加对中心表达没有贡献的段落,画蛇添足。也就是说,不需要刻意的讲自己的文书和自己的简历搭配上。
还有就是,一篇文书字数有限,少的可能50字,多的可能800-1000字。在有限的字数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你要是想把你所有的特点都压缩到800字的文章内,就会造成,每个点都展不开,每个点都缺少细节的支撑的后果。文章就会变得特别乱,我看完了会很confuse,不知道文章的中心到底是什么,你到底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读着读着就懵了,懵了之后,就不知道这篇文章在干啥了,读完了啥也没记住。甚至有的时候,我读完一篇800字的文章,我能从中间抓出好几个主题,充分展开之后可以变成好几篇文章,这样你的这篇文书基本上就废了。有时候,某一个你想写的点确实写得很美,但是,要是对文章的展开没什么帮助的话,还是忍痛割爱的删了吧。实在觉得好,就自己留着欣赏或者以后找机会拿出来用,千万不要破坏你现有文章的清晰度以及逻辑闭环。
语言
语言一定要简练,千万不要使用过长的从句。语言要做到succinct but to the point. 词藻华丽,语句复杂并不意味着这篇文章是好的。文字仅仅是内容的载体,过分注重载体,其实并不能达到打动人的效果。语言上,我们要追求的是生动准确。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另外一个点。或许你现在正在文书的海洋里畅游,或许你现在正在被它羁绊,或许你现在希望赶紧和它“分手”,但是,写文书,尤其是写与自身经历有关的文书,其实是一个自我了解,自我表达的一个过程。其实,你之前的很多efining moments如果没有被转化成文字的话,其实你只是vaguely记得一种感觉,但是是没有办法明确的表达出来,或许自己也没有很深度的和自己进行过对话。那么写文书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给自己的经历一个concrete form的机会。当然,有些东西是inexpressible,也有可能你发现,表达了之后和当时的感受并不完全一样,或许你会觉得表达了之后就消失了那没表达之前的一万种可能性,but this is how change happens。
希望大家可以enjoy 这个或轻松或折磨的过程,战胜自己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写文书的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自己。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