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给自己的人生一个精彩的PlanB

意向国家及地区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立即咨询专家
搜索
关注我们

留学官方微信

留学官方微博

400-010-8000

关于金吉列

留学

留学攻略 留学规划师 英国 美国 日本 加拿大
新西兰 澳大利亚 韩国 欧洲 亚洲 中国香港

热门

留学产品 成功案例 院校排名
国际学校 精彩讲座 OSSD课程

申请

留学资料 语言提升
能力提升 签证准备

生活

留学安全 海外生活
实习就业 移民置业

工具栏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免费领取留学邀请函
意向国家及地区
意向学段

请留下您的信息,我们将有专人与您联系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复制地址
到店咨询
0
0
首页 文章详情

转:穷人家的孩子在常青藤上学是一种什么样体验

未红侠
2019-05-30 12:26:51
人浏览
0
0

初心依9 逐梦未来 月度精...

了解详情

一站式留学评测 留学快人一步

了解详情

申请顶尖院校必备!教你如何提...

了解详情

第二外语选什么小语种吃香?

了解详情
穷人家的孩子在常青藤上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近,相信很多同学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亚投行掌门人的女儿:出身比你好,比你聪明,真的还比你努力》刷屏了!本着“我不忍心再欺哄,但愿你听得懂” 的原则,小编今日推荐给大家这篇文字。这篇由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周韵老师撰写的,关于中国不同阶级学子在海外顶尖大学学习经历的文章,犀利指出“人家出身好还聪明努力”观点的漏洞。小编想说,认清现实并依然全力奋斗的同学们才叫真正的有理想哦。

    “穷人家的孩子在常青藤上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NYTimes和Boston Globe最近新出两篇文章,谈常青藤联盟等精英学校里那些“第一代”大学生的经历——这些“第一代”,他们的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其中大量来自少数族裔贫困家庭。Boston Globe的报道,标题极其直白,甚至还能有个“知乎”体翻译:穷人家的孩子在常青藤上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根据对2017届本科新生的调查,超过一半的哈佛本科生来自家庭年收入超过12.5万美元的家庭, 14%的新生来自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精英学校制度化的“游戏规则”、日常运作中的 “话语”,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于是,中产阶级及以上家庭出身的孩子,来到大学后,感受到的不过是过往生活状态的延伸,然而贫困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们,体验的是一种剧烈的“文化冲击”: Seminar上如何举手发言、Office Hour是什么意思、怎样同教授等掌握校内资源的“权威人士”交流、在遇到学业和生活困难时如何/向谁寻求帮助…;在“文化冲击”之外,这些“第一代”大学生的体验中,另一个重要部分则是日常生活中,从吃穿用度到去哪里度假实习,各个细节上随处可见的不平等。

      这样的文化冲击,不仅影响学业成绩表现甚至毕业率,同时“第一代”学生也面对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怀疑自己是否真正“属于”这里、甚至还要承担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于是,即便从“被名校录取”这一个指标上看,这些孩子已经克服了家庭出身的劣势,算是“成功”了——然而,在入校之后,家庭出身的影响,仍在继续和累积。

     “一味向民众兜售“努力”成功学,并不触及阶层固化和社会流动的本质”

      恰巧在朋友圈与微博看到另一篇文章,介绍“现任亚投行掌门”金立群的女儿。标题与行文腔调,是近几年很流行的“看人家比你出身好,还比你聪明努力(所以活该比你成功)”路数。

     “比你出身好,还比你聪明努力”,联想到常青藤大学里的“第一代”学生,如此话语的问题恰恰在于:在预设“比你聪明努力”时,这种预设,忽略了时候,那些看似不够成功的人,缺的不是同等的聪明努力,而是当他们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聪明努力时,其中一部分,是需要被用来“克服”出身的。换言之,如果用社会经济地位获得(status attainment)来理解“成功”——关乎“成功”的,固然有个体层面的资质努力,然而无法忽视的,同样还有占据的结构位置。

      而精英能人的话语陷阱恰恰在于,单一强调个体的资质努力,而忽视社会层面上种种结构性因素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限制——于是,一味向民众兜售“努力”成功学,并不触及阶层固化和社会流动的本质。

     “不同人其实是负着不同的重,走过的是或崎岖或平坦的路。”

       读NYTimes和Boston Globe的文章时,忍不住想起八年前刚准备读本科时各方面优越感满满的自己——那时,媒体就已经时有报道,说某某同学进入名校之后,适应不了大学生活,掌握不了学习方法,沉迷游戏成绩一落千丈,原本的“天之骄子”万分可惜云云;媒体报道的这些孩子,都是县中应试教育出身——于是同学家长老师间讨论时,常常将这些“失败”,归因于这些孩子本身“迷失自我”、“后劲不足”。

      现在想想,国内几大“名校”固然不能同美国私立性质的精英学校完全对照相比——然而在我国城乡、阶层差异的背景下,类似的“文化冲击”或许同样存在:比如父母受过大学教育的孩子,在上大学前,就多多少少知道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一步一步该如何规划父母不仅能提供物质和非物质的支持指导,就算走错了,或许还能为错误“买单”;比如城市中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孩子,初三时英语就能通过四级考试,有外教有出国夏令营,从小就被训练语言学习技巧——换言之,即便走进同一道门槛后,那些“从哪里来”的不同烙印未必会完全消解。容易看到的是起点与终点,容易看到的是从起点到终点,谁走的方向正确步履轻松——当我们将“方向正确步履轻松”单一地理解为“努力聪明”,往往难以看到的是,从起点到终点,不同人其实是负着不同的重,走过的是或崎岖或平坦的路。

      而比起谁到达了,谁看上去更“聪明努力”了,理解这一条条路本身的不同,才是对社会流动与阶层固化,更本质的理解。

       本文的重点不是讨论某些特定的个体到底优秀否,而是在非学术语境下,我们怎么更全面的理解社会流动和分层。套用NYTimes那篇报道里Anthony Jack(也是我系在读博士生)这句话:
“Acaemically, all these stuents can o the work,the question becomes, ‘When o social hurles get in the way?’”

作者:周韵,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候选人 

开启美国留学之旅 立即咨询

快速评估适合你的专业&院校

获取验证码
意向国家及地区
立即评估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更多留学话题
美国录取捷报 美国留学申请攻略 美国留学产品 美国留学专业解析 美国留学职场就业发展 美国留学生活 美国留学时讯 美国签证指导 美国大学排名 美国成功案例
未红侠
擅长美国
010-56836688
立即咨询
美国留学实用指南
研究生申请
本科申请
高中申请
查专业
看排名
能力提升
推荐产品
  • 美国前30/60名校培养计划
    基于美国特有的转学体制,为学生提供包括学术、领导力、职业等在内的长时段服务,让学生既获得名校录取,又有读完名校的实力
    了解详情
  • 美国高端本科:金鹏计划
    为学生量身搭建五维立体模型,逐一击破痛点,致力于提高美国TOP30本科录取成功率
    了解详情
  • 美国高端硕士:金骏计划
    为志向申请名校的学生提供的高端服务产品 致力于提升学生入读美国前30名校的成功率 产品中涵盖背景提升项目基金,学生可根据自身背景任意选择海内/外科研与职场提升等项目
    了解详情
关闭
专业留学顾问限时 1对1咨询

icon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icon icon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