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不会陌生地给大家安利一波这所红得发紫的交互设计圣殿。
CMU 校园
这个表情你们都见过:
是不是有点过时了?废话,毕竟它在 1982 年就被发明出来了。发明者是卡耐基梅隆大学(以下简称 CMU )的教授 Scott Fahlman 。一个简单的符号就能让交流变得轻快,可见 CMU 交互基因的强大。 CMU 还专门设立了笑脸奖,以鼓励在技术辅助交流中作出创新的作品。
CMU 的前身是卡耐基理工学院, 1967 年它和梅隆工业研究院合并成为卡耐基梅隆大学。两所前身院校,一看名字就知道偏科。医学院和法学院干脆不设,导致世界排名里虽然单科都是拔尖,但一扯综合就会掉点分。在 2018 年 THE 世界大学排第 24 名。
校史不算长、偏科严重、校园只有巴掌大(大概半小时就能逛完)、偏偏就成了很多人的 ream school 。
学校地图
作为全球率先涉足交互领域,并最早开设交互专业的院校, CMU 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和实践资本。 懂行的 都是奔着它的计算机科学以及交互设计去的。那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存在。
在去年阿里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新经济智库大会上, CMU 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世界经济论坛 (WEF) 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 Justine Cassell 给出了走向 2046 的四大原则:
敲黑板划重点: CMU 追求的是以人为核心、深入研究人类行为,用机器学习不断模拟和完善,让交互变得更轻松更自然。
先看硕士阶段。 CMU 的艺术学院、工程学院以及计算机学院都有交互相关专业,包含服务、工业、用户体验、人机等多项领域。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