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开始搞留学申请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被中介 / 学长学姐的 “黑话” 整懵?明明每个字都认识,放一起就像在听密码!今天整理了实用的留学申请术语合集,从标化到文书再到录取,一篇帮你打通任督二脉,再也不怕听不懂 “行话” 啦~
一、标化成绩类:这些 “分数代号” 别再问啦!
刚开始查学校要求,是不是总看到 “GPA3.8+/ 托福 100+”,但后面还跟着一堆奇怪缩写?其实这些都是申请的 “硬门槛密码”!
GPA:平均绩点,留学申请的 “敲门砖”!通常分两种算法 ——“加权 GPA”(专业课占比更高)和 “算术 GPA”(所有课平均分),不同学校认的算法不一样,建议提前用 WES 等机构做成绩认证,避免算错。
WES:世界教育服务机构,很多欧美学校要求把国内成绩单翻译成英文并做 WES 认证,相当于给成绩 “盖章”,证明真实性,一般要提前 1-2 个月申请,别赶截止日期!
托福 / 雅思:语言成绩的 “核心选择”!托福更受北美学校认可,雅思在英联邦(英国、澳洲)更通用,但现在大部分学校都 “双认可” 了。注意 “托福家考” 和 “雅思 indicator”(线上考)部分学校不接受,报名前一定要看清楚要求!
GRE/GMAT:研究生入学考试,俗称 “美国考研”。理工科 / 文科一般要 GRE,商科(MBA、金融)更认 GMAT,部分学校 “可交可不交”(叫 “Test-Optional”),但分数理想的话能加分,别偷懒!
PTE:比托福雅思更灵活的语言考试,出分快(快的话 1 天),题型更偏向机考,适合 “赶截止日期” 或托福雅思总卡分的宝子,不过要确认目标学校接不接受哦~
二、申请材料类:别再问 “PS 和 SOP 有啥区别” 了!
文书材料是申请的 “灵魂”,但各种缩写真的容易搞混,记好这些,再也不跟中介鸡同鸭讲!
PS(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相当于 “自我介绍 + 申请动机”。要写清楚你为啥选这个专业、你的经历(实习 / 科研)和专业的匹配度、未来规划,别写成 “流水账”,重点突出 “你和这个项目的适配性”!
SOP(Statement of Purpose):目的陈述,比 PS 更 “学术”!主要讲你的学术背景(比如做过什么科研、发表过什么论文)、为什么想读这个项目、读完想做什么研究,适合偏学术的硕士 / 博士申请,别和 PS 弄反啦~
CV(Curriculum Vitae):简历,和找工作的简历不一样!留学 CV 要突出学术相关经历:教育背景(从本科开始写,标 GPA)、科研 / 实习(写清楚你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技能、有啥成果)、获奖经历、语言 / 标化成绩,控制在 1-2 页,别太冗长!
RL(Recommendation Letter):推荐信,相当于 “别人替你背书”。一般要 2-3 封,可以找 “熟悉你” 的推荐人 —— 比如专业课老师(能写你的学术能力)、实习领导(能写你的实践能力),别找 “头衔大但不认识你” 的人,内容空洞反而减分!
Transcript:成绩单,要从学校教务处开的 “官方成绩单”,有学校盖章才有效!本科没毕业的宝子要开 “在读证明 + 已修课程成绩单”,毕业的要开 “完整成绩单 + 学位证 / 毕业证”,记得多开几份备用~
Portfolio:作品集,艺术生 / 设计生的 “关键材料”!比如申请插画、建筑、视觉传达,要把优质作品整理成 PDF 或线上链接(比如 Behance),作品旁边要写 “创作思路 + 用的工具 + 作品意义”,别只放图不加文字!
三、申请流程类:“RD 和 EA” 搞懂,申请时间不踩坑!
留学申请有各种 “截止日期类型”,选错了可能直接错过机会,尤其是美本 / 美研的宝子,一定要分清这些时间节点!
EA(Early Action):提前行动,“非绑定” 的提前申请。比如 11 月 1 日截止,12 月出结果,拿到 offer 后可以慢慢考虑要不要接受,不影响其他学校的申请,适合 “想早点知道结果” 或 “冲刺梦校” 的宝子,但不是所有学校都有 EA 哦~
ED(Early Decision):提前决定,“绑定” 的提前申请!拿到 ED offer 后必须接受,而且要撤回其他学校的申请,适合 “确定这是梦校,非它不去” 的宝子,一旦拒了就只能走常规申请,千万别瞎报!
RD(Regular Decision):常规申请,大部分学校的 “主流申请轮次”。截止日期一般在 1-2 月,3-4 月出结果,没有绑定要求,拿到 offer 后可以对比多个学校再决定,适合 “想稳妥申请” 或 “前期没准备好” 的同学。
Rolling Admission:滚动录取,“先到先得”!没有固定截止日期,学校收到申请就开始审核,录满为止,适合 “赶不上常规截止日期” 或 “想早点锁定学校” 的宝子,比如英国很多学校(曼大、利兹)都有滚动录取,别拖到大后期!
Waitlist:候补名单,“不是拒信也不是 offer” 的中间状态。比如学校录了 100 人,但有 20 人拒绝,就会从 Waitlist 里补录,能不能被录看 “前面拒绝的人数”,可以发 “love letter”(更新信)给学校,补充你的成就(比如新实习、高 GPA),增加被捞的概率!
Defer:延迟入学,拿到 offer 后想 “gap 一年” 的操作。要向学校申请,说明延迟的原因(比如想先实习、做科研、旅游),大部分学校会同意,但要注意 “延迟后要不要重新提交材料”,别到时候忘了~
四、录取结果类:别看到 “Conditional Offer” 就慌!
收到邮件别只看 “accepted” 或 “rejected”,这些 “特殊录取” 的术语也要懂,避免错过后续操作!
Unconditional Offer(无条件录取):“无条件录取通知”!说明你的材料、成绩都符合要求,只要交了押金、办了签证,就能直接入学,收到这个就可以放心庆祝啦~
Conditional Offer(有条件录取):“带要求的 offer”!学校会给你列几个条件,比如 “本科毕业 GPA 要达到 3.5+”“语言成绩要考到雅思 7.0”,只要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入学前 3 个月)满足这些条件,就能换成无条件 offer,别以为拿到 offer 就万事大吉,没达标会被取消资格的!
Rejection(拒信):虽然很扎心,但也是申请的一部分。别太焦虑,拒信不一定是你不够出色,可能是 “专业竞争太激烈”“和学校方向不匹配”,可以复盘一下材料,下次申请调整方向~
Interview Invitation(面试邀请):“半只脚进校门” 的信号!商科(MBA、金融)、文科(传媒、教育)不少项目会要求面试,一般是线上(Zoom),问的问题都围绕 “你的申请动机、经历、未来规划”,提前准备好,别紧张!
Deposit(押金):拿到 offer 后要交的 “占位费”,证明你确定要去这个学校,一般是学费的 10%-20%,而且大部分 “不退款”(除非签证被拒),交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别盲目交押金!
其实留学申请的 “黑话”,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只要搞懂这些术语,不管是和中介沟通,还是自己查学校要求,都会顺畅很多~刚开始不懂没关系,慢慢积累就好啦!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