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0
           
             0
             0
           
           
          
           
           
        一、先画轮廓:四年制,不是“高中三年”
  国内习惯说“高中三年”,美国高中默认四年——9年级到12年级,对应中国的初三到高三。多出来的一年被塞进“初中”尾巴里,所以很多学生12岁就算进“高中生”了。多一年,课程被拉薄,节奏看起来比中国慢,但缝隙里塞满了选修、社团和校外义工。
二、课表像自助餐:主菜+甜点+自助
三、成绩不是“一考定”
  期末考常只占20%,剩下由平时作业、小测、项目、课堂发言拼成。学生得把“认真”匀到每一天。作业少了“题海”,多了“小论文”和“presentation”,查资料、标出处是基本功,抄袭一次可能整科归零。
四、学分制:像攒拼图
  英语四年、数学三年、科学三年、社会科学三年、体育两年、艺术一年……各州拼图块数略有差异,拼满才能毕业。缺一块,夏季学校或网课补上,所以美国暑假校园里也热闹。
五、走班制:没有固定教室
  铃声一响,走廊瞬间“潮汐”——学生移动,老师不动。每个人柜子像小型行李箱,课本、电脑、运动服全塞进去。下课五分钟,要赶路、换书、打招呼,上一节还在解三角,下一节已讨论莎士比亚。
六、考试“双轨”:SAT/ACT + GPA
大学录取看两条线:
七、大学申请,提前一年“预告片”
  11年级春季开始选校,夏季访校,秋季递交,12年级冬天就能收到“Early Decision”。除了分数,大学还看:
八、作业之外:一小时运动,两小时义工
  多数州规定体育必修;义工小时数虽非强制,却成了“隐形门槛”。大学喜欢看到“影响”而非“任务”——与其凑满100小时,不如连续两年教移民小朋友读书,并记录他们成绩的变化。
九、手机与社交:线下社团仍是“硬通货”
  美国高中生也刷短视频,但大学申请系统里仍留一块“Activities”空白等你填。辩论队、机器人赛、戏剧社、年鉴编辑部,都是“社交+简历”双料筹码。能当队长,就别只做队员;能做出作品,就别只拿参与奖。
十、给未来高中生的三句小建议
   美国高中像一块大拼图,图案由你自己拼。有人拼出全A+冠军队,有人拼出艺术+义工双线,也有人拼到一半才发现缺了一块,好在还有夏季学校、网课、Gap Year可以补位。
四年走完,重要的不只是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你终于知道:下一次面对空白拼图,自己该从哪里开始。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