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0
           
             0
             0
           
           
          
           
           
        香港院校面试核心考察专业匹配度、逻辑表达能力和个人规划清晰度,不同类型专业(商科/理工科/文科)侧重点不同,以下是通用指导框架:
一、面试前:3大核心准备
深挖申请材料,预判高频问题
围绕PS、CV中的经历(如实习、科研、竞赛)准备“STAR法则”案例(情境-任务-行动-结果),尤其要解释“为什么做”“遇到什么困难”“收获如何支撑申请专业”。
例:申商科需准备“某实习中如何用数据分析优化流程”,申理工科需说明“某科研项目的技术细节与个人贡献”。  
研究院校与专业,体现“针对性”
◦ 查目标院系的核心课程(如港大商科的“全球金融市场”),说明“某课程如何弥补个人知识缺口”;
◦ 关注教授研究方向(官网可查),若申研究型硕士/博士,可提及“对XX教授的XX课题感兴趣,个人经历如何匹配”。
◦ 小组面试(常见于商科):提前练习“有序表达观点”(不抢话、不冷场),学会“总结他人观点+补充自己看法”;
◦ 个人面试(理工科/文科为主):用英语/粤语(部分院校接受)模拟问答,避免卡顿,重点训练“复杂问题简化说”(如用通俗语言解释专业概念)。
二、面试中:2个关键技巧
回答逻辑:“先总后分,紧扣‘匹配’”
无论被问什么问题,先亮核心观点,再用1-2个案例支撑,最后回归“与申请专业/院校的关联”。
例:被问“为什么选香港?”,可答:“主要有两点——一是香港的XX行业(如金融科技)领先,能为我申的XX专业提供实践资源;二是贵校XX课程的XX模块,正好契合我未来想进入XX领域的规划。”  
应对“难题”:不回避,展思考
遇到不会的专业问题(如理工科的技术原理),不要直接说“不知道”,可答:“目前对这一领域的XX部分有了解,但XX细节还需深入学习,不过我通过XX经历(如自学课程、相关项目)掌握了XX基础,未来可以快速补上这部分知识。”  
三、面试后:1个必要动作
面试结束24小时内,发送感谢邮件(简洁,100字内):
• 内容:感谢面试官时间+重申1个个人与专业的匹配点(如“今天聊到XX课题,更坚定了我在该领域深耕的想法”)+表达入学期待;
• 注意:邮件标题写“Thank you for XX Programme Interview - [你的姓名]”,避免格式错误。
我可以帮你针对目标专业(如香港商科/计算机)定制高频问题清单,并标注每个问题的回答逻辑,你需要吗?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