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最近几个世界大学排行榜都出来了,只能说是各有特色,各有侧重。比如近几天出的THE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这个数据来说过于追求平衡了,讨好各方面势力,反而喜欢的人不多。 而QS这种排名了,又过于偏执了,虽然基本盘是符合大多申请英联邦学校学生的利益。但榜单本身其实存在数据漏洞的。这个榜单的确目前在国内的流量大,被引用的程度高,但你喜欢这个榜单,只是因为它符合你利益,并不能反馈各个学校真实水准。 无脑用QS作为选校策略的留学生,一般是停留在初级规划水准的。不能说你不对,只能说你还不够透彻,对未来规划不清晰。再深入点来说,就是很多人陷入了排名的焦虑期,觉得不拿个好学校毕业,就不配在后面拥有好工作。这里面又会出现一个信息差,就是好的就业机会其实不和你学校排名完全挂钩。好的排名可能只是让你进入一面,能不能二面通过,又要看你本身能力或相关项目。而做到这种,又要你回归专业本身,你需要在你喜欢的领域深耕。
所以,今天我们聊下留学除了QS排名,还能如何选择学校? No.1 做减法,少去考虑有的没的,从目的出发做选择! 现在的很多留学生,尤其是很多家长,他们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基本要么被环境洗脑,要么被营销号话术洗脑,没有自己核心动机,所以观念会一直变动。 比如为啥要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原因层面出发的,就目前国内大环境不好,留学会给他们更多可能性和机会。具体是什么机会或结果?他们是不清楚的,然后就出来了。
这其实少了一层结果因素,没了结果,你前面的前置就跟无根浮萍一样,你会很痛苦。 比较中肯的方法论其实是目的性引起的留学规划。比如你身边有一个很优秀的人,她因为留学,去了UCL的数据科学专业,回国后进了腾讯,目前年薪待遇以及未来职业晋升途径都很辽阔。你羡慕了,觉得是你的榜样。 你看到了别人的结果,然后以人家的结果为目标去倒退这条路上要做哪些准备,你要复制人家成功的路线。而这条可复制的路线是自己在各方面,比如专业准备,兴趣适配等等角度自己都有机会去分段解决的。
以这种结果为导向,去挑选学校和专业,才是酸爽的,而且你会有强大的信念感,你在过程中会设置好自己的分支任务,你每完成一次任务都会获得巨大的自信和满足。你只有这么做了,你的信念才会无比坚定,你不会在意外界说什么,别人评价什么,你就按进度条推进你的剧情即可。这时候的你,没有什么事情干不成的。 而现在很多学生就是没有目标性的,留学只是因为父母让他们去,或者自己单纯想出去,想去看看,不设目标,走一步看一步。就像购物一样,就是想消费一下,这种任性的做法,后面就会遭遇反噬。而且必然反噬。 No.2 留学应该从本质上去关注个人成长本身,关注经历提升! 留学这件事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回归到终极成果方面可能是婚姻的筛选之后引发的成功,也可能是圈子净化后的平台成功,亦或是个人经历和认知方面的成长带来的选择面变大。
无论是哪一个,其实都是通过自身,在不断筛选,然后自己进一步选择,挑自己想要的,能变的更好的那条途径。就像有些学生选择读博一样,挑一个细分方向,不断往上读下去,读到有一定壁垒后,也是筛选掉很多人。 留学从你第一步飞机落地后你就已经开始成长了,另外一个服务器,人生地不熟,没有人为你撑腰。全新的剧情,不一样的NPC,不一样的规则,你开始如何快速适应这种新规则?这就是你的成长。 好多国内的学生,只要出去了,必然经历独立和成长,毕竟国内的环境,家里保护的太好了,家长只管让孩子好好学习,啥事都不让他们做,很多啥也不会做,看似无尽的宠溺,其实断送了孩子很多试错的机会成本。
留学就是重开一个服务器,不管对错,孩子自己选的,他们自己买单。他们承担这条路径上的所有因果。只要能顺利毕业,并安全回国,他们就注定完成蜕变。独立能力和自信心方面的提升是必然的,就问你,身边的留子是不是个个都比出国前更自信,更有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很多事情自己去弄,不依赖别人。有家长把这个理解为孩子长大了。但对留学生自己来说,这个是他们在无数个没人为他们撑腰的日子里,自己必须学会并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课题。只有攻克了,才能顺利毕业回来,完成自己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新生。而且必然长期影响他们后半生的一些价值观。 我个人以为,国内的留学生,尤其是那些被家里保护的很好的那些孩子。就急需这场修行。不为就业,只为让孩子开始独立,开始找到他们的自驱力量。而不是像个玩偶一样,被环境和大人们摆布着,像个吉祥物一样。 只有孩子自己独立了,有自己重塑过的三观了,他们在后续的选择上才会更加理智,更知道他们要什么,才会影响到他们后续婚姻和就业方面的层层选择。而且会得到更多的选择权,因为看过经历过更多好的,差的不会去选的。这种兜底是无形的精神烙印。
总了个结:现在是留学大众化的年代,即使条件比较一般的家庭,也能垫垫脚就出去。为什么要出去?出去后能有啥不一样?其实这种不一样是多层面的。 尤其是家庭条件不错的,必然会出去,现在的地主家哪有傻儿子,个个比地主还精。对好多中产线往上的家庭来说,让孩子出去,其实不图孩子那三瓜两枣的就业薪资。这个不重要,可能还不够前期成本。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经历,是不是孩子自己独立意识更强了,内驱力有了,自己的创造性更强了,平台机会更多了,可以筛选的人群更有层次了。有这些其实就够了。 所以啊,有的时候,排名啊,其实都是虚的,qs一个版本,泰晤士一个版本,软科又一个版本,换来换去,都是不同的角度罢了。你状况不一样,需求不一样的时候,你会一直变的,你更应该追求的是那些不变的东西。能让你变得更好的东西。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