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深秋的傍晚,小雨妈妈无奈地坐在我面前,指腹反复蹭着某留学平台的费用估算页 —— “一年就要50万” 那行字,她反复指了三遍。“我和她爸工资加起来刚够15万,就算把老房子卖了,也凑不够两年的钱啊”,她声音压得低低的,怕坐在旁边的小雨听见。
我转头看小雨,姑娘攥着雅思6.5的成绩单,指节都泛了白,本来崭新的成绩单上,被她用铅笔涂了又涂 —— 那是她熬了半年夜刷的分数,现在却怕爸妈看见更难受。
谁能想到,一年后小雨妈妈突然给我发微信,附着张金门大桥的照片:“老师!小雨一年就省20万,现在在硅谷实习,工资够自己交房租了!” 照片里的小雨笑着比耶,风把她的头发吹得飘起来,眼里的光藏都藏不住。
从 “200 万不敢想” 到 “70 万落地”:她到底做对了什么?
当初给小雨家算账时,我特意画了两张表:按传统路子申私立名校,四年学费 + 生活费得200万,对年收入15万的家庭来说,确实是天文数字;但找对 “省钱不亏质量” 的法子,总费用能砍到70万以内。小雨后来走的每一步,都是普通家庭能抄的 “实在招”——
1. 选公立大学:不追名校 “虚名”,专挑 “性价比王者”
咱们普通家庭不用死磕私立名校!像加州州立、纽约州立这些公立系统,学费才是私立的 1/3。后来,小雨入学的是圣何塞州某公立,离硅谷近,实习机会多,年学费才1.8万美元(约13万人民币),比同排名的私立大学每年省近3万美元(约21万人民币)。我当时跟她说:“学校离产业近,毕业找工作反而更方便,咱们要的是‘能留学、能就业’,不是光看校名。”
2. 奖学金 “组合拳”:别等 “全额奖”,小钱凑起来也能顶大事
我们帮小雨规划时,没只盯着难拿的全额奖学金,反而把 “州政府助学金 + 院系奖学金 + 中国留学基金” 拼出了“王炸”。小雨自己也很有动力,提前1年就把申请表贴在书桌前,每天都抽时间配合我们文书老师做头脑风暴,有不懂的就微信问我,连周末都没歇着,还特意找学长要了3年前的获奖案例当参考。算下来,每年能拿1.5万美元(约10.5万人民币),几乎覆盖了90%的学费 —— 你看,不是只有 “学霸” 才能拿奖,提前准备、找对方向,普通孩子也能行。
3. 校外合租:找对 “圈子”,房租直接省一半
同校学生都会租的学生宿舍一年要1.2万美元(约8.4万人民币),小雨提前3个月就开始在学校CSSA群里蹲信息,找了两个同专业的中国学姐合租。三室一厅的公寓,家具齐全,离学校就两站公交,每人每月才几百美元,一年下来才花6000美元(约4.2万人民币),比住校省了一半。她们还每天一起拼车上学,油费平摊下来,每月又省200多刀 —— 既安全又省钱,家长也放心。
4. 社区大学 “跳板”:先打基础,两年省出近20万
小雨没直接申四年制大学,而是先去了硅谷的社区大学读两年。那里的基础课(比如微积分、英语写作)能100% 抵扣圣何塞州立的学分,学费却只要后者的1/4。我当时特意跟她爸妈解释:“这不是‘凑数’,社区大学课程简单点,孩子能先适应美国课堂节奏,还能把基础打牢。” 那两年小雨每门课都认真听,笔记记得工工整整,后来转学分时一门都没浪费,光这一步就省了2.8万美元(约19.6万人民币)。
5. 合法打工:不影响学习的 “零花钱”,还能攒经验
F1签证允许每周在校内工作20小时,小雨申请了图书馆前台的兼职 —— 主要是整理书籍、帮同学借还书,工作不重,还能顺便复习功课,时薪15美元,每月能赚1200美元(约8400人民币)。到了暑假,她又申请了CPT实习,找了个跟专业相关的科技公司行政助理岗,月薪3000美元(约 2.1 万人民币)。算下来,一年靠自己能赚1万美元(约7万人民币),刚好够生活费 —— 不用伸手向家里要,孩子也更有成就感。
现在的她:实习能留用,爸妈笑开了花
前阵子小雨妈妈跟我视频,手里一直翻着小雨的朋友圈:有在公司实习时拍的工位,有跟同事去金门大桥的合照,还有拿到实习工资给家里买的保健品。“小雨说主管夸她做事踏实,问她毕业后要不要留用”,小雨妈妈笑着笑着眼睛就红了:“原来咱们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靠自己走到这一步。”
“当初我总怕钱不够,怕她去了受委屈,现在才知道,不是只有有钱人家能送孩子出国,找对方法、孩子肯拼,咱们也能行!”爸爸也骄傲地这样说道。
普通家庭抄作业:4 步落地的 “留学省钱指南”
l 提前12个月做 “细账”:用Excel列清楚目标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甚至周边超市的菜价、公交费 —— 找目标学校的学长要份 “月度开支清单”,这样算出来的数才准,心里有底。
l 加对 “信息群”:搜 “XX大学中国学生微信群”“XX州立大学 CSSA”,里面有学长分享的租房信息、兼职渠道,甚至二手课本转让,能省不少 “冤枉钱”。
l 考虑 “社区大学 + 四年制” 路径:如果孩子GPA或语言成绩不算好,先读社区大学过渡,既能适应环境,又能省学费,转学分时提前跟学校确认好,别浪费课程。
l 跟顾问老师沟通好奖学金等申请问题:重点盯学校官网的 “院系奖学金”(竞争小、门槛低)、中国留学基金委的 “地方合作项目”,别错过申请截止日期。
其实留学从不是 “奢侈品”,而是 “用心规划的投资”。
就像小雨说的:“当初我也觉得 50 万一年遥不可及,但拆成‘选公立 + 申奖 + 打工’这几步,好像就没那么难了。”
其实我知道,现在还有不少家长跟当初的小雨爸妈一样犹豫:怕凑不够钱,怕孩子没方向,怕“留学”只是遥不可及的梦。但你看,小雨从 “攥着成绩单不敢说话” 到 “硅谷实习拿工资”,也不是靠 “运气”,而是从 “找学长要开支清单”“搜某一个CSSA群”开始的。
不用一下子把 “四年计划” 全想透,今天就试着搜搜孩子心仪国外院校或者理想城市,明天找身边有留学经验的人要份“费用清单”,哪怕只是多了解一个“公立大学选项”,都是在给孩子的 “留学梦” 搭台阶。
留学从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 “敢开始、会规划” 的机会。当初小雨家也觉得 “50 万一年不可能”,可一步步走下来,不也把梦变成了真?说不定下一个站在异国街头,笑着给你发照片的,就是你家孩子呢!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