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学术期刊市场正加速向头部出版机构集中。全球Top5出版商市场份额已占总量的61%,较2000年增长逾20个百分点。这一趋势由“期刊订阅模式”和“开放获取”两波浪潮推动,而后者在促进知识共享的同时,亦成为未来市场集中的隐形推手。
根据美国学术出版协会(The Society for Scholarly Publishing,SSP)旗下信息交流平台学术厨房(The Scholarly Kitchen)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每发表10篇学术论文中,就有近6篇来自TOP5学术出版商旗下期刊。(注:TOP5学术出版商通常指爱思唯尔、施普林格·自然、威立、泰勒·弗朗西斯和MDPI,但受机构变动、排名变化等因素影响,往往并不固定。)研究数据显示,TOP5学术出版商在全球学术期刊市场总份额已攀升至61%,较2000年的39%实现大幅增长。这一数据来自出版领域研究学者大卫·克罗蒂(David Crotty)对全球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长达20余年的数据追踪分析,揭示了学术出版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的鲜明趋势。
未来格局:政策博弈下的不确定性
研究认为,未来学术期刊市场的整合趋势将面临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博弈。
一方面,自2023年起,科睿唯安(Clarivate)将期刊影响因子(JIF)扩展至所有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期刊,包括此前未获影响因子的ESCI期刊。这一变化使ESCI收录期刊能够参与科睿唯安每年《期刊引证报告》(JCR)的学科分类排名,提升了ESCI期刊对作者的吸引力。考虑到ESCI涵盖的期刊所有者范围更广,随着这些新兴出版平台的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市场整合速度。
另一方面,更具冲击力的开放获取政策即将实施。自2026年起,美国联邦资助机构将要求出版物在发布后立即公开获取,其中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政策于2025年7月率先生效。这些政策可能会促使作者优先选择签署过转换协议的期刊发表论文——这类协议常见于大型出版商,因为它们既拥有足够人力洽谈大量协议,又具备足够的出版规模吸引图书馆参与谈判。因此,美国联邦政策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市场整合,使大型出版商受益。
研究认为,目前这两种市场力量将如何相互作用,尚难下定论。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学术出版市场的集中化趋势已成为既定现实。2000~2024年,全球TOP20学术出版商的市场份额从54%增至82%——这一数据既反映了全球学术出版效率的提升,也引发了学术界关于市场多样性、学术话语权分配,以及开放获取可持续性的深层思考。未来数年,随着各项新政策的落地实施,全球学术期刊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更为深刻的变革。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