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给自己的人生一个精彩的PlanB

意向国家及地区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立即咨询专家
搜索
关注我们

留学官方微信

留学官方微博

400-010-8000

关于金吉列

留学

留学攻略 留学规划师 英国 美国 日本 加拿大
新西兰 澳大利亚 韩国 欧洲 亚洲 中国香港

热门

留学产品 成功案例 院校排名
国际学校 精彩讲座 OSSD课程

申请

留学资料 语言提升
能力提升 签证准备

生活

留学安全 海外生活
实习就业 移民置业

工具栏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免费领取留学邀请函
意向国家及地区
意向学段

请留下您的信息,我们将有专人与您联系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复制地址
到店咨询
0
0
首页 文章详情

“退瓶费” 不是小事!澳洲的环保从细节做起

胡旖旎
2025-10-12 16:56:56
人浏览
0
0

10全十美 金秋丰收季 月度...

了解详情

一站式留学评测 留学快人一步

了解详情

申请顶尖院校必备!教你如何提...

了解详情

第二外语选什么小语种吃香?

了解详情
在澳洲超市门口,总能看到这样场景:老人提着鼓鼓的塑料瓶袋,年轻人抱着攒了一周的易拉罐,排队塞进一台 “Reverse Vending Machine”(反向自动售货机) 叮的一声,机器吐出一张小额代金券,或是直接把钱打进银行卡。

一、“退瓶费”:30 年前就开始的 “垃圾变现” 实验

澳洲的 “退瓶费” 不是新鲜事,最早在 1977 年就从南澳试点 —— 彼时塑料污染刚引起关注,南澳政府推出 “每回收一个饮料容器,返还 10 澳分” 的政策,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 46 年。如今,全澳除了西澳(2025 年刚落地),所有州 / 领地都已推行 CDS,且覆盖范围从塑料瓶、易拉罐,扩展到玻璃瓶、纸质饮料盒,甚至连运动水壶、果汁袋都能参与回收。

我曾跟着邻居玛格丽特体验过一次 “退瓶流程”:她攒了 20 个塑料瓶,先在机器上选择 “返还方式”(代金券 / 捐款 / 转账),再逐个将瓶子对准入口 —— 机器会自动扫描条形码,确认是否符合回收标准(无破损、未污染),不到 2 分钟,2 澳元就到了她的账户。“这些钱我通常捐给动物保护组织,” 玛格丽特笑着说,“既清了家里的垃圾,又能帮到考拉,何乐而不为?”

这一政策的效果远超预期:澳洲环境部数据显示,推行 CDS 的州,饮料容器回收率从 2017 年的 35% 飙升至 2024 年的 86%,仅新州一年就减少了 12 万吨垃圾流入 landfill(垃圾填埋场)。更有意思的是,它还催生出 “环保副业”—— 周末常能看到学生在公园、海滩捡瓶子,一天能攒出 50-100 澳元,既清洁了环境,又赚了零花钱。

二、垃圾分类:颜色桶背后的 “强迫症式” 规则

若说 “退瓶费” 是 “精准回收”,那澳洲的家庭垃圾分类就是 “全面覆盖”。几乎每个澳洲家庭门口,都摆着 3-4 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对应着严格的分类标准,错放不仅会被拒收,还可能面临罚款(最高 200 澳元)。

我刚住到墨尔本时,就因把厨余垃圾扔进可回收桶,收到了市政厅的 “警告信”—— 信里附了详细的分类指南,连 “披萨盒上的油污要擦掉才能回收”“纸巾属于不可回收” 这种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后来才知道,澳洲的垃圾分类细到 “令人发指”:

  • 黄色桶(可回收):除了常见的塑料、玻璃、纸张,还包括金属瓶盖(需和瓶子分开)、牛奶盒(要压扁)、旧衣服(需装袋标注);
  • 绿色桶(厨余垃圾):不仅是剩菜剩饭,连茶叶渣、咖啡渣、蛋壳、枯枝落叶都能放,这些会被运往堆肥厂,转化为有机肥料;
  • 红色桶(普通垃圾):只能放真正 “没用” 的东西,比如污染的塑料袋、破旧玩偶,甚至连电池、灯泡都不能丢 —— 它们要单独扔进社区的 “特殊回收箱”;
  • 蓝色桶(大件垃圾):家具、电器等,需提前在市政厅官网预约回收,免费上门清运。

更贴心的是,每个社区每月会发放 “回收日历”,标注不同垃圾的清运时间,甚至有志愿者上门讲解分类技巧。这种 “从细节到习惯” 的培养,让澳洲的垃圾回收率常年保持在 60% 以上,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三、自然保护:不止于 “不破坏”,更是 “主动修复”

澳洲的环保执念,不止停留在城市里的垃圾分类,更延伸到荒野中的自然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澳洲对本土生态的保护,细到 “每一块岩石、每一株植物” 都有规则。

去年我去塔斯马尼亚的菲欣纳国家公园徒步,刚进园区就被要求 “清空水瓶、不带任何食物包装”—— 工作人员说,哪怕是一片塑料纸,都可能被袋熊误食,或是吸引外来物种(比如野猫)破坏本土生态。徒步途中,每隔 1 公里就有 “Leave No Trace”(无痕山林)提示牌,明确要求 “垃圾自己带走、不采摘植物、不靠近野生动物(至少保持 10 米距离)”。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海岸线清理计划”:每年 3 月,全澳会举办 “Clean Up Australia Day”,上至总理,下至小学生,都会自带手套和垃圾袋,去海滩、公园捡垃圾。2024 年,仅悉尼邦迪海滩就清理出 12 吨垃圾,其中 80% 是塑料瓶、塑料袋 —— 而这些,正是 “退瓶费” 政策试图从源头减少的废弃物。

澳洲还对 “外来物种” 严防死守:入境时,任何食物、植物、种子都要申报,哪怕是一包饼干、一颗水果,一旦查出未申报,最高罚款 1.1 万澳元;在国家公园里,甚至连宠物都不能带入,怕惊扰本土动物(比如考拉、袋鼠)。这种 “零容忍” 的态度,让澳洲的很多原始生态得以保存 —— 比如卡卡杜国家公园,至今仍维持着 5 万年前原住民生活时的自然风貌。

四、环保不是 “口号”,是融入日常的 “本能”

在澳洲待久了会发现,这里的环保不是政府的 “独角戏”,而是全民的 “集体行动”:超市里,塑料袋需要花钱买(5-10 澳分一个),所以几乎人人都带布袋子;咖啡馆里,自带杯子买咖啡能减 5 澳分;就连外卖,默认都是可降解餐盒,没有一次性筷子和吸管。

我认识的一位澳洲房东,家里的电费一半来自屋顶的太阳能板,花园里种着 “本土植物”(不用频繁浇水),甚至连洗澡水都会收集起来浇花。“不是为了省钱,是觉得‘应该这么做’,” 她说,“澳洲的土地和自然这么美,要是被垃圾毁了,太可惜了。”

其实,“退瓶费” 也好,垃圾分类也罢,澳洲的环保执念本质上是一种 “敬畏心”—— 敬畏自然,也敬畏每一个 “微小的影响”。毕竟,保护环境从来不是 “大事”,而是由 “退一个瓶子、分对一次垃圾、少用一个塑料袋” 这些小事组成的。当这些小事变成习惯,就是对地球最好的温柔。



开启澳大利亚留学之旅 立即咨询

快速评估适合你的专业&院校

获取验证码
意向国家及地区
立即评估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更多留学话题
澳大利亚录取捷报 澳大利亚留学申请攻略 澳大利亚留学产品 澳大利亚留学专业解析 澳大利亚留学职场就业发展 澳大利亚留学生活 澳大利亚留学时讯 澳大利亚签证指导 澳大利亚大学排名 澳大利亚成功案例
澳大利亚留学实用指南
研究生申请
本科申请
高中申请
查专业
看排名
能力提升
推荐产品
  • 联合国全球聚焦远程培养计划
    由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于 2020 年 6 月官方发起的正式外事外交+交叉学科教育项目(线上),是全球三大联合国国际组织青年发展项目之一 面向中国、美国、瑞士、丹麦、希腊、韩国等 10 余个成员国发起选拔,组成国家级代表队赴联合国受训
    了解详情
  • 澳新金骏计划
    为志向申请名校的学生提供的高端服务产品 学生可根据自身背景任意选择海内/外科研与职场提升等项目
    了解详情
  • 澳新博乐计划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端博士申请服务产品,服务升级 外籍导师在线头脑风暴、外籍导师精修文书服务、外籍导师润色文书服务、Research Proposal辅导、筛选申请导师、导师套磁、面试辅导等
    了解详情
关闭
专业留学顾问限时 1对1咨询

icon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icon icon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