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找根源:澳洲留学挂科的常见原因
澳洲高校挂科率通常在 5%-15% 之间(不同专业差异较大,如工科、商科高阶课程挂科率略高),背后原因多与 “适应障碍” 或 “准备不足” 相关,主要分为四类:
这是国际学生最常见的挂科诱因。澳洲课程虽无强制语言门槛(雅思达标即可入学),但 学术英语要求远高于日常交流 :
听课层面:讲师语速快、专业术语密集(如商科的 “套期保值”、工科的 “有限元分析”),若课前未预习课程大纲(Unit Guide),易遗漏关键考点;
作业层面:论文需严格遵循学术引用格式(APA/Harvard),部分学生因 “引用不规范” 被判定为 “学术不端”(Plagiarism),直接挂科;
考试层面:主观题(如 Essay、Case Study)需逻辑严谨的论述,若语言表达混乱、观点不清晰,即使内容正确也可能失分。
澳洲高校采用 “过程性考核”,期末成绩仅占 40%-60%, 平时作业(Assignment)、小组报告(Group Presentation)、实验报告(Lab Report)、随堂测验(Quiz) 等占比极高,许多学生因 “重期末、轻平时” 导致挂科:
案例:某商科学生期末考 80 分,但因 3 次小组作业未按时提交(每次占比 10%),最终总分不足 50 分挂科;
误区:认为 “期末突击就能过”,却忽略平时作业的 “累积效应”—— 部分课程要求所有平时任务达标(如实验报告必须及格),否则即使期末高分也无法通过。
澳洲教育强调 “自主探究”,而非国内的 “死记硬背”,若沿用传统学习模式易踩坑:
课堂参与不足:部分课程将 “课堂讨论(Tutorial Participation)” 纳入成绩(占比 5%-10%),沉默不发言会直接丢分;
论文缺乏深度:老师期待 “有观点、有论证” 的分析(如 “分析某政策的利弊”),而非单纯罗列知识点,若论文仅复述教材内容,易被判定为 “内容浅显”;
时间管理混乱:多数课程作业截止日期(Due Date)集中在学期中后段,若未提前规划,易出现 “赶 due 质量差” 或 “错过截止时间” 的情况。
健康问题:突发疾病、心理焦虑导致无法参与考试或完成作业(未提前申请 “特殊考虑” 则按挂科处理);
课程难度误判:部分 “看似简单” 的课程(如商科的《金融建模》、文科的《批判性理论》)实际对基础要求高,未提前补修前置知识(如高数、学术写作);
学术诚信问题:无意识的 “抄袭”(如直接复制网络内容、引用未标注)或 “代考代写”,前者可能面临 “重修警告”,后者直接触发 “学术处分”(甚至退学)。
二、即时补救:挂科后 7 步走,减少影响
挂科后首要原则是 “不慌、不拖”,需在 1-2 周内完成以下步骤,避免错过补救窗口期:
登录学校学生系统(如悉尼大学的 Sydney Student、墨尔本大学的 My Unimelb),查看 成绩报告(Result Advice) ,重点关注:
挂科类型:是 “总分不足 50 分”(普通挂科),还是 “学术不端导致挂科”(需单独处理,见下文 “特殊情况”);
失分模块:明确是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还是期末考试拖分(如 “Assignment 2 仅得 30 分,期末考 55 分”),为后续补救找重点;
备注信息:部分学校会标注 “是否有补考资格”(如 “Eligible for Supplementary Exam”)或 “需重修”(“Must Repeat the Unit”)。
这是最直接的补救方式,需严格遵循学校流程:
补考申请 :
适用场景:多数学校仅允许 “期末成绩接近及格(如 45-49 分)” 或 “因特殊原因缺考(如突发疾病,需提供医疗证明)” 的学生申请;
关键动作:在成绩公布后 5-10 天内(具体时间见学校通知),通过学生系统提交申请,部分课程需缴纳补考费(约 200-500 澳元);
注意:补考成绩通常有 “上限”(如最高记为 50 分及格分,不影响 GPA 但无高分),且仅一次机会,未通过则需重修。
重修申请 :
适用场景:补考未通过、无补考资格(如总分低于 45 分)、平时作业缺交过多;
关键动作:在 “选课开放期”(通常是学期结束后 1 个月内)重新选该课程,注意:
重修需全额缴纳学费(与首修费用相同,如商科单门课约 4000-6000 澳元);
需确认课程是否与后续必修课冲突(可咨询学院学术顾问 Academic Advisor);
部分学校允许 “线上重修” 或 “跨学期重修”,灵活调整学习节奏。
第三步:学术申诉(Academic Appeal)—— 对成绩有异议时
若认为成绩判定有误(如评分标准不透明、成绩计算错误、老师误判),可申请申诉,流程如下:
先沟通:申诉前需先联系课程讲师(Tutor/Lecturer),通过邮件或办公时间(Consultation Hour)说明疑问,多数误会可在此阶段解决;
正式申诉:若沟通无果,在学校规定时间内(通常是成绩公布后 15 天内)提交书面申诉,需包含:
申诉理由(如 “论文引用符合格式却被判定抄袭,附引用来源证明”);
证据材料(作业初稿、导师反馈邮件、评分细则对比表);
申诉申请表(从学校官网下载);
若挂科因 “学术不端”(抄袭、代考、共谋)导致,需立即行动:
查看处分通知:学校会发送 “Show Cause Letter”(说明理由信),告知指控内容及可能的处分(警告、重修、停学、退学);
及时回应:在规定时间内(通常 7-10 天)提交书面回应,解释情况(如 “首次引用不熟悉格式,非故意抄袭”),并附证据(如学习记录、语言班证书);
寻求帮助:可联系学校 “学生权益中心(Student Advocacy)” 或国际学生办公室,获取申诉指导,避免因不熟悉规则导致处分升级(如退学影响签证)。
澳洲学生签证要求 “保持在学状态”(Enrolled)且 “学业进度达标”(Course Progress),若挂科过多(如连续 2 个学期挂科超过 50% 课程),学校会发出 “学业警告(Course Progress Warning)”,甚至上报移民局(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需:
联系国际学生办公室:说明情况,申请 “学业改进计划(Study Plan)”,证明后续会通过重修、调整选课等方式达标;
补充材料:若因健康或心理问题挂科,可提供医疗证明,申请 “签证延期” 或 “休学(Leave of Absence)”;
避免 “旷课”:挂科期间需保证出勤率(通常要求 80% 以上),否则会叠加签证风险。
挂科后需主动利用学校资源提升能力,而非独自焦虑:
免费辅导:多数学校设有 “学术技能中心(Academic Skills Centre)”,提供论文写作、引用格式、时间管理等免费 workshops 或一对一辅导;
课程辅导:参与 “补习课(Tutorial)” 或 “复习课(Revision Lecture)”,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向讲师或学长请教;
同伴互助:加入课程学习小组,互相批改作业、梳理考点,避免 “单打独斗”。
挂科易引发 “自我怀疑”“留学压力”,需及时疏导:
倾诉:与家人、朋友或其他留学生沟通,避免情绪积压;
专业帮助:学校设有 “心理咨询服务(Counseling Service)”,免费提供情绪疏导,部分学校有中文心理咨询师;
理性看待:澳洲高校挂科是 “常见现象”,并非 “能力问题”,多数学生通过补救后仍能顺利毕业,避免过度自责。
三、长期规划:3 个策略避免再次挂科
补救的同时,需调整学习模式,从根源降低挂科概率:
精读课程大纲(Unit Guide):明确每个任务的截止时间、占分比例、评分标准(如论文需包含 “引言 - 文献综述 - 分析 - 结论” 四部分),用日历标注所有 Due Date;
重视小组作业:提前分工、定期沟通,避免 “搭便车” 或 “最后一刻赶工”,可借助 Google Docs、Trello 等工具协作;
主动参与课堂:Tutorial 讨论时积极发言(即使英语不流利),既能赚参与分,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拒绝死记硬背:澳洲论文和考试更看重 “批判性分析”,如回答 “某政策是否有效” 时,需结合案例说明 “优势 + 不足 + 改进建议”,而非复述定义;
提前补基础:若课程涉及前置知识(如商科的《统计学》需要高数基础),可在假期通过 Coursera、edX 等平台预习,或参加学校的 “桥梁课程(Bridging Course)”;
善用导师资源:每周固定参加讲师的办公时间,请教作业思路、考试重点,避免 “考前才问”。
控制兼职时长:澳洲允许留学生每周工作 48 小时(假期不限),但建议每周不超过 20 小时,避免影响学习;
拆分任务:将大作业(如 2000 字论文)拆分为 “查资料(3 天)- 列大纲(2 天)- 写初稿(5 天)- 修改(3 天)”,避免 “熬夜赶 due”;
预留缓冲时间:每个任务提前 1-2 天完成,应对突发情况(如电脑故障、思路卡顿)。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