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历堆成山,面试排长队。2026年的央国企秋招现场,一群群穿着正装的顶尖高校学子手握一沓证书,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焦虑。
“本科C9硕士常春藤,三段大厂实习,还有两篇SCI论文发表,却连一家央企的初筛都没过?”在某985高校论坛上,一位硕士生的发问引发热议。2026年央国企秋招季以来,类似的“震惊体”求职故事不断刷新着对应聘难度的认知。
一位央企HR在朋友圈写道:“昨天收到2000份简历,其中清华北大152人,海外名校硕士309人,博士47人——而我们只招5个岗位。”这条状态不到一小时收获上百个“泣不成声”的表情回复。
2026年央国企招聘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态势。多家央企招聘负责人透露,今年简历投递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 岗位平均竞争比达到300:1 ,热门岗位甚至超过1000:1。
学历门槛水涨船高。某能源央企总部岗位录取名单显示, 新员工100%拥有硕士以上学历 ,其中博士占比15%,海外名校背景占比32%。而三年前,同一单位的硕士比例仅为65%。
不仅学历内卷,实习经历也越来越“夸张”。过去一份普通银行实习就能加分,现在需要“央行+政策行+头部券商”的完整金融实习路线。一位人大金融硕士生表示:“为了凑齐这三件套,我连续三个暑假没回家。”
今年的央国企招聘中,应聘者们的“装备竞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CFA、CPA、法考证书成为标准配置,FRM、ACCA等证书也越来越常见。 某些岗位候选人人均持有3.5个专业证书 ,让招聘官都感叹“这届年轻人太拼了”。
科研能力也成为加分项。不少理工科学生带着SCI论文应聘技术岗,一位北航博士甚至带着5篇一作论文面试航天集团,被称为“简历炸弹”。
特长栏目早已不是“阅读旅行”那么简单。某央企HR透露,今年看到 有候选人填写“国家级运动员”、“钢琴十级”、“职业电竞选手” 等特殊经历,招聘已经演变成全面素质大比拼。
为什么央国企变得如此抢手?2022-2025年间,互联网行业震荡、金融机构降薪,让 稳定成为求职第一优先考虑 因素。
北大就业指导中心数据显示,2026届毕业生中,将“工作稳定性”放在首位的比例从3年前的35%上升到68%,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户口”仍然是北京上海等地央国企的最大吸引力之一。为解决户口问题,许多学生愿意接受相对较低的起薪。某计算系硕士坦言:“薪资差10万,换一个北京户口,这笔账怎么算都值得。”
除了实际利益,父母那一代对央国企的推崇也影响着95后、00后的选择。一位通过“家庭会议”被决定去国企的留学生说:“我妈说,‘这辈子你要是能进央企,我睡觉都能笑醒’。”
随着央国企考试难度提升,专门的培训市场应运而生。 “央国企考试培训”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级别 ,年均增长率超过50%。
各类培训机构推出“一站式上岸解决方案”,从行测、申论到面试技巧,甚至提供“央企HR一对一模拟面试”服务,价格从几千到数万元不等。
最火爆的是“央企直通车”项目,承诺“不过全退”,尽管收费高达3.98万元,但仍然班班爆满。一些培训机构还挖来前央企HR担任首席讲师,分享“内部评分标准”。
备考已经变得系统化、专业化。成功入职国家电网的小王展示了他的备考计划表:每天6点起床,行测、申论、专业课程各3小时,持续了整整8个月。
招聘会场外,一群刚结束面试的学生们互相打气。“面了五家,跪了五家,”一位男生苦笑道,“明天还有三家,继续跪。”
然后他正了正领带,语气坚定:“但只要拿到一个offer,所有这些努力都值了。”
穿梭在不同面试场地之间,这些年轻人们 一边吐槽“内卷”,一边继续投入更加充分的准备 。他们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才可能在这场史上最卷招聘季中脱颖而出。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