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场礼仪:专业里带 “松弛感”
澳洲职场看重准时,但无需提前半小时 “待命”:会议或上班提前 5-10 分钟到即可,若堵车会迟到,提前 15 分钟发消息说明(比如 “Sorry, traffic on M1, will be 10 mins late”),比迟到后道歉更得体。
拒绝任务别说 “我做不了”,改用 “我目前手头有 XX 项目,若接这个可能影响进度,你希望我优先哪一个?”;提建议直接说 “Maybe we can try XX method”,不用绕 “我觉得可能大概” 的圈子,澳洲同事更认 “清晰表达”。
金融、法律等行业需正式(西装、衬衫),但 IT、创意行业多为 “Smart Casual”(牛仔裤 + Polo 衫 / 衬衫),不用强行穿西装 —— 入职前可问 HR “Dress code 是什么”,避免过度正式或随意。
澳洲职场不默认 “做得好会被夸”,若想知道工作表现,可每周 1-on-1 时说 “Could you give me some feedback on the XX task?”,主动沟通反而会被认为 “有上进心”。
二、社交禁忌:这 4 件事别碰
别问本地人 “你工资多少”“多大年纪”“有没有对象”,宗教、政治也少聊 —— 聊天可从天气、周末计划、运动(比如澳式足球、冲浪)入手,轻松又安全。
别拿对方的口音、外貌、文化背景开玩笑(比如模仿澳洲口音、调侃饮食),即使是 “善意玩笑” 也可能被视作不尊重;自嘲可以,但别贬低自己的文化(比如 “我们国家就是这样”),平等尊重才是前提。
聚餐、出游默认 AA,买单时可主动说 “Let’s split the bill”,不用抢着付全款 —— 澳洲人觉得 “AA 不欠人情”,强行请客反而会让对方有压力,下次可能不愿约你。
接受帮助时别说 “太麻烦你了”“不好意思” 反复说,简单一句 “Thanks so much” 就够;别人夸你 “Your presentation was great”,直接回 “Thanks, I appreciate it”,不用谦虚说 “其实做得不好”,过度自谦会让对方觉得 “你不认可我的判断”。
三、留学生常见误解:别被 “刻板印象” 带偏
澳洲人日常相处松弛,但不代表没礼仪:比如排队不插队、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进门时帮后面的人扶门,这些 “小细节” 反而更显素养。
澳洲职场重 “专业”,但也需要 “日常沟通”:午休时和同事一起买咖啡、偶尔聊周末生活,不用刻意 “拉关系”,但 “零交流” 会让你显得 “难融入”,影响团队协作。
澳洲有 “酒吧文化”,但不代表要喝酒 —— 聚会时可点无酒精饮料(比如 “Virgin Mojito”),别人不会强迫你喝,也不会因为你不喝酒就疏远你,“尊重个人选择” 是核心。
最后:适应的关键是 “观察 + 开口问”
刚到澳洲别慌,先观察本地人怎么做:比如职场同事怎么打招呼、社交时怎么聊天,看不懂就礼貌问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大部分澳洲人会耐心解答。文化适应不是 “变成另一个人”,而是在尊重对方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舒适 —— 慢慢来,你会发现融入没那么难。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