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英国 G5 院校硕士录取因 “标化成绩门槛高” 让众多学生望而却步,而 2026 年 G5 院校集体推出的 “双轨制录取” 政策,打破了 “唯分数论” 的录取模式,将实践能力与学术成绩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为学术成绩稍弱但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提供了逆袭机会。
“双轨制录取” 的核心评审逻辑是 “学术成绩达标 + 实践能力匹配”,两者分别占录取评审权重的 60% 和 40%。学术成绩方面,G5 院校仍设置基础门槛,如本科 GPA 要求(211/985 院校 85+,双非院校 90+)、语言成绩要求(雅思 7.0+,单项不低于 6.5),但不再像以往一样 “分数越高录取概率越大”,只要达到基础门槛,学术成绩的区分度会降低;实践能力方面,院校会根据不同专业制定具体的评审标准,涵盖实习经历、科研项目、行业竞赛、跨学科实践等维度,且要求实践经历与申请专业高度相关。
从不同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来看,差异较为明显。商科类专业(如金融、市场营销)更看重 “高质量实习经历”,以 LSE 的 “金融硕士” 为例,要求学生至少有 1 段为期 3 个月以上的金融领域实习经历,且实习岗位需涉及核心业务(如投行部项目执行、资产管理部投资分析、风控部门模型搭建),实习证明中需明确学生的具体工作内容与成果(如参与完成某企业 IPO 尽调、协助优化投资组合收益率)。工科类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工程)则侧重 “科研项目与技术实践”,帝国理工的 “人工智能硕士” 要求学生提交至少 1 个技术实践项目报告,项目需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如开发 AI 图像识别模型、设计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若有专利申请、技术竞赛获奖经历(如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将显著提升实践评审分数。
人文社科类专业(如社会学、公共政策)更关注 “社会调研与实践经历”,牛津大学的 “公共政策硕士” 要求学生有社会公益项目、政府部门实习或社会调研经历,例如参与过社区治理调研、公共卫生政策评估等项目,且需提交调研报告或项目总结,体现对公共政策领域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针对双轨制录取政策,学生需从两方面做好准备。一是实践经历积累,建议根据目标专业提前 1-2 年规划:商科学生可通过企业内推、实习僧等平台申请头部企业实习,优先选择能接触核心业务的岗位;工科学生可加入高校科研实验室、参与开源项目(如 GitHub 上的 AI 项目),或参加高水平技术竞赛;人文社科学生可联系当地政府部门、NGO 组织,参与社会调研或公益项目,确保实践经历的 “专业性” 与 “深度”。二是文书撰写策略,个人陈述中需将学术成绩与实践经历结合,例如在描述实习经历时,说明如何运用本科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金融建模知识优化实习企业的风险评估模型);推荐信建议邀请实践项目导师或实习领导撰写,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避免仅强调学术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G5 院校在双轨制录取中会对实践经历的 “真实性” 严格核查,例如联系实习单位确认学生工作内容、要求科研项目提供可验证的成果(如论文发表链接、项目代码仓库),因此学生需避免 “虚假经历”,确保实践经历真实、可追溯。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