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英国为何对留学生“动手”?
财政缺口填补
英国政府计划通过征收留学生学费6%的税款,为本土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项目筹集资金。预计每年可增收6.21亿英镑,但此举被批“拆东墙补西墙”。
移民政策收紧信号
结合此前毕业生签证缩水(PSW从2年减至18个月)和院校分级监管,英国正通过多重政策控制国际学生规模,优先保障本土教育资源。
高校两难困境
转嫁成本:学费上涨或成必然(如UCL年均学费或增1200英镑)。
自担损失:部分院校可能削减教学/研究投入,影响教育质量。
02
对国际生申请的直接影响
经济压力激增
热门院校(如UCL、曼大)学费或上涨5%-10%,四年本科累计多花4800英镑。
伦敦地区生活费保证金已涨至1483英镑/月,成本压力叠加。
竞争加剧,录取变数大
院校为保注册率,可能优先发放Offer给更优质的申请者,普通学生录取难度上升。
部分依赖国际生收入的院校或面临财务危机,影响教学稳定性。
政策信号负面
“收税+缩签证”组合拳可能传递“英国不欢迎留学生”的印象,动摇申请者信心。
03
26fall申请者应对策略:多国联申+精准避险
策略1:多国联申,分散风险
英港澳组合:
冲刺G5(如UCL、帝国理工)的同时,用香港(港大/中文)、澳洲(墨大/悉尼)保底。
策略2:选校选专业避坑指南
优先低依赖国际生的专业
STEM、医疗护理等专业受政策倾斜,就业前景好且申请竞争相对小。
避开商科、人文等敏感领域(如AI、网络安全可能受签证限制)。
关注院校财务健康度
警惕过度依赖国际生收入的院校,优先选择罗素集团等财政稳健的大学。
策略3:提前规划,抢占先机
早申早录:
滚动录取院校首轮申请(9-12月)成功率更高。
联系院校国际办公室,确认奖学金政策。
策略4:资金预案
预算上浮20%,预留20万人民币应对学费上涨及生活成本。
关注汇率波动,适时换汇锁定成本。
04
总结
英国此举虽意图平衡财政,但短期必然冲击其教育产业竞争力。对申请者而言,多国联申+精准选校+早规划是破局关键。
行动建议:立即启动多国联申,2025年8月底前完成首轮申请!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