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给自己的人生一个精彩的PlanB

意向国家及地区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立即咨询专家
搜索
关注我们

留学官方微信

留学官方微博

400-010-8000

关于金吉列

留学

留学攻略 留学规划师 英国 美国 日本 加拿大
新西兰 澳大利亚 韩国 欧洲 亚洲 中国香港

热门

留学产品 成功案例 院校排名
国际学校 精彩讲座 OSSD课程

申请

留学资料 语言提升
能力提升 签证准备

生活

留学安全 海外生活
实习就业 移民置业

工具栏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免费领取留学邀请函
意向国家及地区
意向学段

请留下您的信息,我们将有专人与您联系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复制地址
到店咨询
0
0
首页 文章详情

澳洲留学生如何渡过适应期?

胡旖旎
2025-08-20 11:37:27
人浏览
0
0

探索世界 8握未来 月度精...

了解详情

一站式留学评测 留学快人一步

了解详情

申请顶尖院校必备!教你如何提...

了解详情

第二外语选什么小语种吃香?

了解详情
澳洲留学生的适应期通常持续 1-3 个月,期间可能面临文化差异、学业压力、社交孤独、生活自理等挑战。

一、心理调整:接纳 “不适应”,主动求助

1. 允许自己 “慢慢来”

刚到澳洲的孤独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是正常的,不必因没快速适应而自责。适应期本质是 “打破舒适区” 的过程,给自己 1-2 个月的缓冲期,从小目标开始(如独立买一次菜、独自坐公交),逐步积累成就感。

2. 善用心理支持资源

  • 学校心理咨询:几乎所有澳洲大学都有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如 UQ 的 Student Wellbeing、墨大的 Counselling and Psychological Services),可预约一对一咨询,或参加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的工作坊。
  • 同伴支持:加入学校的国际学生互助群,和同阶段的留学生交流感受,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
  • 家人朋友联结:定期和国内亲友视频,但避免过度依赖,留出时间专注当下的生活。


二、学业适应:破解 “学习节奏差”,主动掌握主动权

1. 提前熟悉澳洲教学模式

澳洲大学更强调 “自主学习” 和 “批判性思维”,和国内填鸭式教育差异较大,初期可能出现 “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写” 的情况:

  • 课前预习:提前 1-2 天看课程大纲(Unit Outline)、课件(Lecture Slides),标记不懂的术语(用词典提前查),带着问题听课效率更高。
  • 抓住 “提问机会”:Lecture 后留 10 分钟问教授,或在 Tutorial(小班讨论课)主动发言,澳洲老师非常鼓励 “不懂就问”,不用担心英语不流利。
  • 利用学术支持工具
  • 学校写作中心(Academic Writing Center):免费修改论文结构、语法,提前预约 1 对 1 辅导。
  • 图书馆资源:通过数据库(如 Google Scholar、ProQuest)查文献,很多图书馆有 “学术技能 workshop”(教引用格式、论文框架)。

2. 重视 “学术诚信” 红线

澳洲对抄袭、作弊处罚严格(轻则挂科,重则开除),务必:

  • 引用他人观点时用正确格式(学校官网有模板);
  • 小组作业明确分工,避免 “搭便车”;
  • 考前拒绝 “代写”“买答案”,学校查重系统(Turnitin)会检测所有作业。

三、生活自理:从 “生存” 到 “舒适”,建立日常秩序

1. 快速搞定 “基础生活技能”

  • 熟悉周边环境:落地后 1 周内,用 Google Maps 标记超市(Coles/Woolworths)、药店(Chemist Warehouse)、公交站、银行、医院的位置,亲自走一遍路线。
  • 学会简单做饭:澳洲外食成本高(一餐约 15-25 澳元),买一本简易食谱或跟着抖音学 “快手菜”(如番茄炒蛋、意面、炒饭),既省钱又适应口味。
  • 管理财务:用 Excel 或记账 APP记录支出,设定每周预算(生活费建议控制在 200-300 澳元);开通银行短信提醒,避免盗刷。

2. 解决 “实际问题” 不拖延

  • 遇到租房纠纷、账单疑问等,第一时间联系学校的 “国际学生支持办公室”(International Student Support),他们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或协助沟通。
  • 生病时先去校医院或附近诊所(GP),持 OSHC 保险可报销大部分费用。


四、社交融入:跳出 “舒适圈”,建立多元人脉

1. 从 “迎新活动” 开始破冰

  • Orientation Week(迎新周):开学前 1 周的核心活动,有免费餐食、校园导览、社团招新,是认识同学的最佳时机,哪怕只是和邻座说一句 “你也是来读 XX 专业的吗?” 都能打开话题。
  • 加入兴趣社团:澳洲大学社团种类极多(学术类、运动类、文化类、志愿服务类),比如喜欢摄影可加入 Photography Club,爱运动可尝试 Netball(无板篮球)、Surfing 社团,通过共同爱好交朋友更自然。

2. 主动接触 “本地圈子”

  • 语言伙伴:学校通常有 “语伴计划”,配对本地学生练习英语,同时也能请教生活问题(如哪里买性价比高的日用品)。
  • 小组作业 “主动组队”:Tutorial 分组时,别只找华人同学,尝试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组队(如印度、欧洲、本地学生),既能锻炼英语,也能了解多元思维。
  • 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学校或平台(如 Meetup)参加本地志愿活动(如公园清洁、流浪动物救助),或去教堂、社区中心的免费活动,深入体验本地文化。

3. 平衡 “华人圈” 与 “国际圈”

不必刻意回避华人同学(他们能提供初期的生活帮助),但也别局限在华人圈子。建议比例:60% 时间和多元背景同学交流,40% 时间和华人朋友相处,既能保持文化联结,又能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文化适应:理解 “差异”,减少误解

1. 看懂澳洲的 “隐形规则”

  • 社交礼仪:见面打招呼说 “G’day” 或 “Hi”,聊天避免问收入、年龄;接受帮助后说 “Cheers” 或 “Thanks heaps”;排队是基本素养(哪怕只有 2 个人)。
  • 沟通方式:澳洲人喜欢 “直接表达”,比如教授说 “这个问题需要再改进”,不是批评而是建议,不用过度敏感;拒绝他人时可直接说 “Sorry, I can’t”,不用找复杂借口。
  • 生活习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交上保持安静,垃圾要分类(学校和公寓有分类指引)。

2. 主动体验本地文化

  • 尝试本地美食(如 Fish & Chips、Vegemite 面包),哪怕一开始不喜欢,也是一种体验;
  • 关注公共假期活动(如澳洲国庆日、圣诞节市集),参与免费的文化展览、音乐会;
  • 周末去周边短途旅行(如悉尼邦迪海滩、墨尔本大洋路),感受自然环境的同时放松心情。

六、小技巧:加速适应的 “实用清单”

  1. 手机必备 APP:导航、交通卡、超市折扣、本地社交、学校通知。
  2. 每周 “探索计划”:每周花 1 天时间探索一个新地方(公园、博物馆、商圈),熟悉城市的同时积累生活经验。
  3. 记录 “小成就”:用本子或手机记录每天的进步(如 “今天独立坐公交没迷路”“和教授聊了 5 分钟课程问题”),焦虑时翻一翻,增强信心。

适应期的核心是 “主动行动”—— 不要等别人来适应你,而是主动了解规则、寻求帮助、打开社交圈。记住:所有留学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你遇到的困难是普遍的,坚持 1-2 个月后,会明显感受到 “从陌生到熟悉” 的转变。享受这段 “成长阵痛”,它会成为留学中宝贵的经历之一。

开启澳大利亚留学之旅 立即咨询

快速评估适合你的专业&院校

获取验证码
意向国家及地区
立即评估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更多留学话题
澳大利亚录取捷报 澳大利亚留学申请攻略 澳大利亚留学产品 澳大利亚留学专业解析 澳大利亚留学职场就业发展 澳大利亚留学生活 澳大利亚留学时讯 澳大利亚签证指导 澳大利亚大学排名 澳大利亚成功案例
澳大利亚留学实用指南
研究生申请
本科申请
高中申请
查专业
看排名
能力提升
推荐产品
  • 联合国全球聚焦远程培养计划
    由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于 2020 年 6 月官方发起的正式外事外交+交叉学科教育项目(线上),是全球三大联合国国际组织青年发展项目之一 面向中国、美国、瑞士、丹麦、希腊、韩国等 10 余个成员国发起选拔,组成国家级代表队赴联合国受训
    了解详情
  • 澳新金骏计划
    为志向申请名校的学生提供的高端服务产品 学生可根据自身背景任意选择海内/外科研与职场提升等项目
    了解详情
  • 澳新博乐计划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高端博士申请服务产品,服务升级 外籍导师在线头脑风暴、外籍导师精修文书服务、外籍导师润色文书服务、Research Proposal辅导、筛选申请导师、导师套磁、面试辅导等
    了解详情
关闭
专业留学顾问限时 1对1咨询

icon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icon icon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