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导师们以及不少学者的各种告诫,基本可以总结出三条破解点
一是做学术的耐心,你的研讨课题或许会在初期出现变动。除非是研究资助方规定了课题,否则课题就是能够改动的。这大概也是做研究的魅力,你是否有改变事物的才能,当然也包括及时调整自己的科研进程。
讲真,在整个攻读博士期间,或许一不小心就得了狂躁症,只有积极的自我调节、合理释放压力、具备足够耐心才能抗得过博士这几年。
二是谦卑,这里所谓的谦卑指的是学术上的一种态度,比如你的课题要选择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虽然这可能违背了你最初定下的远大目标。其实你也不必一味忠于自己的目标,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学术态度谦卑让你明白,虽然在课题开始前你已经懂得很多,但其实你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这就是你学术上面需要成长和不断挑战的地方。如果一开始你就知道了答案,那么做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是灵活性,在漫长的博士生涯,你会发现写论文的道路上有很多阻碍,遇到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你的topic具有灵活性!
你可能计划了一个非常详尽的概念框架,但又觉得跟具体case不相符,于是你不得不改变case,或者改概念框架。你可能需要比较两个或多个case,还要考虑两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1. 时间是否会成为课题的阻碍(毕竟你也想及时毕业!)
2. 这样的比较可能就意味着,这些case的研究都没有什么理论意义,所以你就得重新做research esign。
遇见这种情况的话,灵活一点儿适时放弃该放弃适时改变该改变的,这并不是暴露你的缺点,而是展现了你的另一种实力。
无论如何,先想好你为什么读博士,再想你要研究什么,“不要仅仅为了在你的名字前面加上“Dr.”的头衔而去获取博士学位。”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或对我的文章进行点赞、评论、收藏。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