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智库 (EIU)为此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宜居城市们不仅得让居住者幸福感爆棚,还得具备肉眼可见的硬实力。比如,城市的安全稳定性(St ability )、居民的医疗健康(Healthcare)保障、文化与环境(Culture & Environment)、教育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Infra structure )。
拿这些标尺度量后,墨尔本在这位置上一坐就是七年。作为澳洲第二大城市,墨尔本拥有成为 “宜居城市”的先天优势。气候成为该城市拔得头筹的优势,南太平洋的暖流带来温和的气候条件,为宜居提供了不错的 环境支撑。而从 19世纪中期开始的掘金运动,将移民文化植入该城市的发展轨迹之中,文化包容成为一项传统。得益于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墨尔本受恐怖主义的威胁要比其他城市少得多。经济学人智库认为,即便在澳洲境内,墨尔本的安全状况也要比第一大城市悉尼更好。
但即便拥有这些先天优势,想要打败竞争对手拿到 “最宜居”的Title也不是那么容易。教育、医疗健康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后天素质”更能看出一座城市到底够不够格。
令人惊讶的是,墨尔本似乎做得都不错,在建立 “宜居”城市思路上,它还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思路,甚至将“宜居”的荣誉发展成城市卖点,为促进贸易往来招揽更多新生意。
邮编 “3000”计划
1980年代的墨尔本市区,到了夜晚会变得空荡荡。上班族们纷纷回到市郊的住所,只剩下冷冷清清的街道与空置的办公楼。当时墨尔本城中心的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写字楼,但维州经济并不景气,企业对办公室的需求远低于市场供应。
为了城市发展,墨尔本市政府在 1992年开始一项激励性的城市复兴战略——邮编“3000”。其内容是将旧办公楼改建成公寓,一来是适应墨尔本不断增加的学生人口,同时也为城市聚集更多人气,让它变为24小时不夜城。
2000年左右,市中心CBD的住宅建筑开始急速增多,城市中出现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地标性住宅大楼,包括在2006年时建成的南半球最高住宅——尤里卡大厦(Eureka Tower)。
公寓数量增加,不仅带来人气,围绕人们衣、食、住、行和娱乐的消费产业也发展起来,最明显的是城市里酒吧、咖啡馆和餐厅数量猛增,这里不再只是上班族们挣钱的地方。
土生土长的墨尔本人 Amana Caples贡献了一个有意思的观察。
“在1960年时,整个墨尔本只有两台浓缩咖啡机。在我童年印象中,墨尔本就没有几家咖啡店。但现在你看,咖啡店到处都是,咖啡也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变化就发生在这二、三十年间。不仅得益于政府的发展战略,还要归功于把咖啡文化传进来的意大利移民们。”
从数字上来看,这项战略也颇为成功。据维多利亚州规划局战略执行总监 Rachel Dapiran介绍,1991年墨尔本CBD的居民人口仅为3592人,但在两年前,这一数字已上升至37325人,二十几年间增长了近十倍。
摩天大楼都是在过去三四是年间建成, Dapiran认为这些集工作、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区域,明显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也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这一传统仍在继续,政府部门的目标发生着微调。 Dapiran告诉界面新闻:“对于现在的墨尔本来说,我们需要在市中心建设更多的办公大楼和商业空间,如Aren这类新商业区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在蓬勃发展的知识产业中提供就业机会。”
头部产业与全民福祉
变化的不只是 CBD,这座城市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得如何将有限资源集中起来。毗邻皇家墨尔本公园、位于北墨尔本的三公里中央商务区帕克维尔Parkville是另一处例证。
这里的墨尔本生物医学区拥有 160多年历史,见证了“第一”——墨尔本的第一家综合医院、第一家儿科、妇科、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以及墨尔本第一所大学都始于这片区域。它还拥有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医学研究机构霍尔医学 研究所 (The Walter an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ical Research),以及 莫纳什大学 的一个分校区 (前身是维多利亚州药学院),后者的药学专业在前年QS榜单上排名全球第二,紧跟哈佛之后。
别小看了机构的密集程度,频繁合作正受益于此,研究所、大学和医院形成 “结伴式”发展。在该区域,对病例的研究成果很快转化成临床应用、医学生的实践机会相比其它高校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障也随之提高。
生态圈的价值显现出来,政府借势在该区域推出集中发展规划,成立墨尔本生物医疗园区 (Melbourne biomeical Precinct,简称BMP),引入不少像澳洲最大生物技术公司CSL这样的企业,生物医疗成为墨尔本的头部产业。
这对宜居城市的意义重大,对城市居民而言,医疗保障往往是安全感的底线。得益于头部产业的发展,惠及普通居民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人工受孕技术和宫颈癌疫苗普及就是其中代表。
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几年前曾发布过一组数据,全球有4850万对夫妻尝试5年怀孕但仍不成功,不孕症可能在此100年内成为仅次于癌症、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有数据称,在澳洲每六对夫妻中就有一对有不孕症的困扰。
位于墨尔本 的 莫纳什 助育中心 (Monash IVF),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世界第一个试管胚胎,此后该机构开始专攻不 孕症的研究。人工受孕和试管婴儿技术随后在澳洲普及开。政府还加大补贴,接受该技术受孕的夫妻通过公费医保之后,只需自行支付约 5500澳元。
一度流行的宫颈癌 HPV疫苗也起源于澳洲,首支HPV疫苗Garasil就是在墨尔本研发成功,后在美国和香港地区广泛应用。实际上,在该疫苗被研发(2006年)后不久,澳大利亚从2007年就开启了国家性的接种计划——全澳中学在校8年级学生(12-13岁的男孩或女孩)都能免费接种。今年初,刚上市的九价疫苗Garasil 9取代此前的四价疫苗Garasil 4也开始普及。
从巨额的财政拨款来看,这座城市的生物医疗受到偏爱。全澳大利亚对生物医疗的研究拨款,有 40%投入到维多利亚州,主要被墨尔本的MBP和莫纳什大学所瓜分。墨尔本政府因此新建地铁线路,使人们可以更便利地前往园区就医。
规划局战略执行总监 Dapiran这样评价到:“研究机构、公立医院和大学紧密相连,产生了集群效应,这不仅创造广泛合作和意见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创新技术的发展,还有效扩展了市场空间,当然也为墨尔本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留学咨讯,欢迎咨询!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