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本科留学生活,像一幅色彩斑斓的青春画卷,充满了未知的探索和蓬勃的朝气。与硕士阶段的深耕不同,本科更像是一个广泛撒网的过程,在学习与生活的点滴中,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
课堂上,本科的教学氛围更为活泼开放。老师更注重引导我们培养学习兴趣和基础能力,而非一味地灌输专业知识。在奥塔哥大学的心理学导论课上,老师常常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我们在互动中理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记得有一次,我们分组进行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心理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课堂上笑声不断,原本晦涩的知识也变得生动易懂。课后,老师会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比如撰写一篇关于 “日常行为与心理” 的小论文,不限制字数和格式,鼓励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表达,这种自由的学习氛围让我对知识的渴望愈发强烈。
课后的社团活动是本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有学术类的,比如法律协会会邀请律师来做讲座;有运动类的,像橄榄球俱乐部、冲浪社团,每到周末都会组织活动;还有文艺类的,戏剧社经常排演话剧,音乐社则会举办小型音乐会。我加入了摄影社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背着相机走遍了但尼丁的大街小巷。我们去海边拍摄日出,去古老的教堂捕捉光影,在一次次的拍摄和交流中,我的摄影技术不断提升,也交到了很多真诚的朋友。这些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更让我在兴趣中找到了归属感。
住宿方面,本科新生大多会选择住在学校宿舍。学校宿舍不仅距离教室近,而且有专门的宿管老师负责管理,还会组织各种宿舍活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集体。我的宿舍每层都有一个公共厨房和休息室,晚上经常能看到同学们在这里一起做饭、聊天。有一次,宿舍举办 “国际美食夜”,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做的特色菜,我做了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没想到成了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那一刻的自豪感至今难忘。当然,也有同学在大二、大三时选择搬出去合租,体验更独立的生活,但宿舍的那段时光,无疑是本科生活里温暖的起点。
饮食上,本科阶段的我们更热衷于探索各种新奇的味道。学校食堂的菜品丰富多样,每天都有不同的选择,从西式的汉堡薯条到中式的炒饭面条,能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但我们更爱去学校周边的小吃街,那里有便宜又美味的美食。比如奥克兰大学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有一家卖 fish and chips 的小店,外皮酥脆的炸鱼配上软糯的薯条,再挤上柠檬汁,是下课后的绝佳犒劳。偶尔也会和室友一起 “大展身手”,在宿舍厨房尝试做各种创意料理,虽然有时会搞砸,但那种一起分享的快乐,是任何美食都替代不了的。
跨文化社交在本科阶段更为轻松自然。因为年龄相仿,大家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我的同班同学里,有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人,有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还有和我一样来自中国的伙伴。我们会一起复习功课,在图书馆泡到闭馆;也会在考试结束后,去公园野餐庆祝。和本地同学聊天时,他们会热情地给我推荐好看的电影、好听的音乐,教我说一些地道的俚语;我也会给他们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带他们体验包饺子的乐趣。在这些不经意的交流中,文化的隔阂悄然消失,友情在彼此的心中生根发芽。
假期里,我们总爱约着去探索新西兰的美景。不像硕士阶段更倾向于深度旅行,本科的我们喜欢 “走马观花” 式的打卡。曾和同学一起去罗托鲁瓦的彩虹泉自然公园,看呆萌的 kiwi 鸟;也去过奥克兰的天空塔,在高空俯瞰整个城市的风貌。最难忘的是一次环岛旅行,我们租了一辆房车,白天在海边嬉戏,晚上就在房车里露营,看星星铺满夜空。这些旅行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新西兰的自然风光,更让我们在途中学会了相互照顾、分工合作,团队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
新西兰的本科留学生活,是一段在探索中不断成长的旅程。我们在课堂上汲取知识,在社团里发掘潜能,在生活中学会独立,在交往中懂得包容。它不像硕士阶段那样目标明确,却在每一次尝试和体验中,悄悄为我们的人生埋下了伏笔。这段青春岁月,带着阳光的温度和海风的气息,成为了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有勇气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