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的学术资源堪称奢侈。我的大一经济学课仅有12人,教授是美联储前顾问,课后常邀请我们去他堆满初版书的办公室讨论货币政策。学校“无贷款”经济援助政策让我免于财务压力,而“导师制”更让我受益——我的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每周抽一小时带我在Institute Woods散步,从量子力学聊到人生选择。
最难忘的是参与“本科研究项目”(URP),学校提供5000美元经费支持我研究行为经济学。当我在大二学术会议上展示成果时,一位华尔街投行CEO当场递来实习邀请——这就是普林斯顿的“隐形人脉网”。
每周六清晨,我会去费尔斯通图书馆外的农贸市场买新泽西州最甜的蓝莓,顺便和艺术系的同学讨论他们正在Morven博物馆策展的先锋装置。下午则雷打不动出现在Wilkinson健身中心——这座由校友捐赠的9000平方英尺运动殿堂,有奥运选手指导的体能训练课,也是我和计算机系好友“头脑风暴”的固定据点。
去年冬天,我加入了校园传统“午夜壁球联赛”。在新落成的Si Qin Family室内网球中心(全美最佳壁球设施),我们穿着正装打球直到凌晨,输家要朗诵《国富论》选段。这种“藤校式疯狂”,让严谨的学术与青春的恣意奇妙共存。
作为国际学生,我曾担心无法融入。但迎新周的“社区服务小组”彻底打消顾虑——我们被随机分组去特拉华运河清理垃圾,意大利室友、非裔美籍队长和我在泥泞中发现共同点:都痴迷普林斯顿教堂的星空穹顶彩绘。
当然也有文化碰撞。记得特朗普胜选那天,社会学教授临时将课堂改成“安慰茶话会”,而我的中东室友平静地说:“这恰好证明普林斯顿需要更多元的声音。”这场对话后来成为我发表在《普林斯顿日报》上的专栏,获得校长Eisgruber的亲笔回信。
毕业前夕,我获得“全球公民奖学金”去肯尼亚调研。行前,职业发展中心为我安排了三场模拟面试——他们甚至请来曾拒掉我的投行高管,专门剖析我的弱点。这种“不妥协的支持”,正是普林斯顿最珍贵的馈赠。
如今每当我走过Holder Hall的拱廊,总会想起校长在开学典礼的话:“普林斯顿人要同时做思想的巨人与行动的诗人。”在这里,古老的石墙与现代实验室共生,精英的严谨与叛逆的创造力碰撞——如果你也渴望在最高学术殿堂活出生命的辽阔,这里永远为你保留一张讨论桌。
为什么选择普林斯顿?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