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4月,香港教育局正式官宣一项惠及万千内地学子的重大政策:自2025/26学年正式开启之后,香港6所自主办学、资金自筹的高等院校,其面向内地学生的招生限额将迎来大幅度的上调——由原本的10%-20%这一区间,直接跃升至40%!这一历史性调整,标志着香港高等教育向内地学生敞开更广阔的大门,为怀揣留学梦想的学子们点燃了新的希望之火。
从“10%-20%”到“40%”
以前,香港自资院校招收内地生的比例始终被严格框定在10% - 20%的区间内,名额的稀缺致使众多优秀内地学子因竞争激烈、名额有限而与心仪院校失之交臂,错失了宝贵的学习良机。如今,新政策已然落地施行,招生限额直接翻倍,提升至40%,这意味着每所院校招收的内地生数量最多可接近学生总数的一半!这一举措,不仅深刻反映出香港对内地教育培养成果的高度认可,更预示着内地学生赴港留学的成功几率将显著提高。特别是对于那些竞争白热化的热门专业而言,录取的“通道”将得到大幅拓宽。
香港教育局明确指出,此次调整旨在“推动香港高等教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强化内地与香港两地的教育交流合作”。新规的覆盖范围囊括全国31个省市,无论你身处繁华的一线城市,还是偏远的边陲地区,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这一政策带来的福利。
有哪些院校加入“扩招大军”?
这次获放宽限额的6所自资院校,都是香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 “潜力股”,各自有特色与优势:
香港都会大学(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作为香港规模居前的自资院校之一,该校开设有 80 余项涵盖学士到博士不同层次的课程,其灵活的学习模式(包含全日制与兼读制)备受职场从业者及国际学子追捧,商业、创意艺术等专业与业界紧密相连,高度契合行业需求。
香港树仁大学(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 香港首所私立学府,秉持“仁者爱人”之训,在人文社科领域底蕴深厚、实力斐然。其新闻与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专业声名远扬,为学界所赞誉。校园内人文气息浓郁、氛围温馨,师生之间互动紧密、交流频繁。
香港恒生大学(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作为商科领域的翘楚院校,该校前身为香港恒生管理学院。在会计、金融、市场学等专业方向上,不仅配备了一流师资团队,还拥有丰富的实践资源。同时,该校与香港及内地众多企业保持着深度合作,为学子搭建广阔实践平台,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香港珠海学院(Chu Hai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这所底蕴深厚的私立学府,始终传承着“求实创新”的精神内核。其建筑学、新闻传播学、国学等专业特色鲜明、自成一派,校园内绿树成荫、景致宜人,学术气息如氤氲墨香般浓厚醇正。
东华学院(Tung Wah College): 香港唯一一所由慈善机构——东华三院倾力创办的自资院校,秉持“全人教育”核心理念,在医疗及健康科学、护理、社会科学等专业领域教学极具实践性。该校与香港多家公立医院及社会服务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元优质实践平台。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香港首所聚焦应用教育领域的自资高校,架构下设有工商、科技、设计及环境三大特色学院。其课程体系紧密贴合香港产业动态与实际需求,精准培育应用型专业人才,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历年来稳居香港高校前列梯队。
这次调整不仅是对内地学生竞争力的认可,更折射出香港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
人才储备需求: 当下,香港正紧锣密鼓推进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设,迫切需要兼具内地背景与开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而扩大内地招生无疑是夯实人才根基的关键一招。
教育国际化目标: 借由吸纳更多内地学子,香港院校能够进一步增添校园文化的多元色彩,拔高国际排名与影响力,构建起“学生构成国际化—教育水准攀升—全球美誉度递增”的良性发展循环。
两地融合深化: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香港与内地教育领域协同共进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走向,适度放宽招生名额限制将有效促进两地青年深度交流互动,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USA:A Study Destination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